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无障碍生活,再加把劲儿

2018年09月04日 14:38 | 作者:孔德晨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分享到: 

老楼加装电梯,正在北京等多个城市推开,受到老年人及其家人的欢迎。“有了电梯,每天都能下楼乘凉了”“买点东西也不用担心上楼拎不动了”……

为了保障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也为高龄老人等其他社会成员提供生活便利,中国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打造无障碍设施环境。从公共场所到社区环境、再到有需要的家庭,无障碍设施建设正为年老体弱者带来更有品质的生活。

出行游玩无障碍

叶先生是一名老北京,年过半百的他几年前腿脚落下了病根,行动变得越来越不便。“要说出门啊,自从这腿不好使了之后,基本都要靠轮椅,还好现在北京市针对行动不便居民的便利设施越修越好了。”叶先生不用身旁人帮忙,自己熟练地操纵着电动轮椅进入地铁口的无障碍电梯,下到站内乘坐地铁去离家两站路外的公园游玩。地铁10号线内,乘客流量虽多,但遇到叶先生这样的轮椅人士,多数人自动分流,地铁的工作人员也主动上前询问是否需要帮助。这样能让残疾人大胆走、放心走的出行交通环境,正是近年来无障碍设施建设的成果之一。

中国残联维权部副主任周建表示,无障碍设施建设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残疾人融入社会的基础,体现着全社会对残疾人的关心和支持。《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实施6年来,“无障碍”已经从残疾人专用品发展到通用设计,无障碍设施建设的内容已由单纯的物质环境建设过渡到全方位的社会环境建设,从有形的道路交通、公共设施、建筑、信息发展到无形的制度、行为习惯、社会心理、公共意识。

夏日午后的颐和园,阳光明媚,不少游客带着全家一起出游玩耍。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家住北京的黎先生推着坐在轮椅上的老母亲,带着老父亲在颐和园专设的无障碍环形坡道上游玩说笑。根据中国住建部2012年发布施行的国家标准《无障碍设计规范》,在城市绿地中,无障碍游览主园路应结合公园绿地的主路设置,应能到达部分主要景区和景点,并宜形成环路,纵坡宜小于5%,山地公园绿地的无障碍游览主园路纵坡应小于8%;无障碍游览主园路不宜设置台阶、梯道,必须设置时应同时设置轮椅坡道。黎先生介绍,他将父母从老家接来,带两位老人出来游玩有好几天了。“颐和园的风景好,建设的无障碍环境也好,有这么一条环形坡道,推着轮椅走十分方便。”黎先生说,“我们坐地铁过来,一路也没什么障碍,很畅通。”

住宅改造,在家更放心

为有需求的家庭及其所在社区进行无障碍改造,是保障社会弱势群体得到社会关爱的基本措施。

对于行动不便的人来说,日常生活中在家里上厕所是最为困难的事。前两年,高奶奶的双腿神经损坏之后,坐在轮椅上日久,渐渐失去了运动能力。若没有老伴的帮助,每次在家中上厕所都会摔倒。“我们楼比较老旧,也没有电梯,还好我母亲住的一楼,改造之后现在门口有个专门的坡道。”高奶奶的女儿说,“厕所里也加了扶手,比以前是方便了很多。社区还专门给我们家加装了一台求救电话,偶尔母亲一个人在家也让人放心了。”

据了解,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已出台了451个省、地市、县级无障碍建设与管理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系统开展无障碍建设市、县、区1622个;全国开展无障碍建设检查4006次,无障碍培训3.2万人次;为89.2万户残疾人家庭实施了无障碍改造。

中国老龄化在加剧。2017年,全国人口中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090万人,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5831万人,占总人口的11.4%。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达到2.48亿,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相当一部分老年人,尽管具有生活自理能力,但也需求包括家居住宅、所在社区在内的设施实现无障碍,使其生活更便利、更安全。

有关方面已表示,在无障碍环境方面,将会加快推进政府机关、学校、社区、旅游景区、社会福利、公共交通等公共场所和设施无障碍改造,深入开展信息交流无障碍建设。

无碍与有爱

尽管进展显著,但无障碍环境建设也存在不均衡、缺少维护等问题。

细节能不能再精心些?记者采访时发现,有些地铁不在地铁口外设置无障碍电梯,轮椅人士只能从设置在楼梯口的无障碍升降台先进行上下楼的操作。以北京地铁13号线光熙门地铁站A口为例,要使用升降台,要先按下呼叫工作人员按钮,等待工作人员开启设备。而据地铁内工作人员的介绍,升降台使用起来颠簸,最终往往要由站内年轻力壮的工作人员合力将轮椅从楼梯口抬下去再坐无障碍电梯。

无障碍设施能否不被占用?国家标准《无障碍设计规范》规定,公共停车场(库)应设置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最低一级的Ⅳ类公共停车场(库)也应设置不少于1个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但在城市停车紧张的情况下,这样的车位经常被占用。公共场所常见的残疾人专用卫生间,尽管做了明确的标识,但在人流量大的情况下,也常常被占用。道路建设乃无障碍建设中最基础的一环,目前城市里很多人行道加设坡道,公共场所也设置了盲道,现实中却常常停满了自行车。采访中黎先生指着一处人行道的路障说:“你看,这坡道入口处为了防止机动车、自行车占道,设置了一些路障,可这路障之间的空隙太窄,轮椅根本上不去。就是上去了,走到尽头也不一定能下得来,就只能这样推着轮椅逆行走在自行车道了。”

无障碍建设能否尽快从大城市向小地方推进?家住江苏的王女士说,带着母亲来北京游玩的这几天,发现北京一些大型公共场所的无障碍设施都做得很好,但是在自己的家乡,很难将自己的老母亲推出家门,交通处处不便,更别提出来玩了。

高龄老人、残障人士,在数量上是人群中的“少数派”。但是,能否让这些“少数派”出得了门、享受得了城市繁华,却恰恰是城市文明进步的体现。专家表示,基层无障碍设施建设及其完善不可能一步到位,但应当持之以恒,不停步加以推进,从大城市到小城市,从公共场所到住宅。看似是一件件小事,对于行动不太方便的人来讲,却是很大的事。

编辑:赵彦

关键词:无障碍生活 无障碍建设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