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名家健坛名家健坛

不良生活状态成“开学综合征”主因

2018年09月10日 14:53 | 来源:燕赵晚报
分享到: 

眼下正值开学季,然而许多学生和刚入园的小朋友却焦虑不安,对即将开始的新生活有些恐惧,这种恐惧来自于多方面的影响和压力,包括个人、家庭和学校。相关专家建议,在开学前期模拟在学校的作息时间可以很大程度减少“开学综合征”的影响。

幼儿入园,家长和孩子都易有“开学综合征”

8月30日,记者走访了长安区依宝依贝幼儿园建明园。幼儿园园长于海枫回忆,一日,有一位家长送孩子来上学,由于孩子初入幼儿园,对幼儿园的环境还不太适应,家长走的时候,孩子拽着家长的衣角不让走,家长看着孩子如此哭闹也很是于心不忍。于海枫说:“那天,家长把孩子带回了家,第二天送过来的时候狠了狠心,孩子这才正式入园。”据这个孩子的老师反映,这个孩子在幼儿园里特别沉默,不跟同学们说话,也不愿意跟老师们互动,如今,在老师的陪伴下这个孩子已经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

于海枫介绍,孩子在幼儿园的适应程度与孩子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很多家长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拿幼儿园吓唬孩子,说出类似于“你再哭!再哭就把你送到幼儿园去”等话语。这种教育方式让孩子对幼儿园产生恐惧心理,遇到这样的孩子只能由老师一对一指导,让孩子慢慢适应幼儿园生活。

此外,不止孩子刚入园会有“开学综合征”,于海枫介绍,有的家长送完孩子后经常会在栅栏外偷偷地看,因舍不得孩子还默默流泪,这种负面的情绪也会影响到孩子。

即将升学面对考试,心生焦虑

不仅新入幼儿园的小朋友会出现“开学综合征”的症状,很多上学的学生也会出现类似症状。

小王(化名)是一名即将升入高二的学生。面对即将到来的紧张学校生活,她焦躁不安,有时候连饭也不愿意吃,每日就沉迷于游戏、追剧。小王的妈妈看不惯女儿的表现,三番五次地提醒她早做准备,知道她的作业还没有写完之后更加气愤,两人因此吵架无数次,在吵架中小王甚至说出“不想去上学”的过激话语。

“以前,我家孩子在家里是一个十足的乖乖女,她最近几天的表现太反常了。”她的妈妈既气愤又困惑,担心她心理上出了什么问题,带着她到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就诊。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副主任王育梅询问小王的病史后,猜到她可能是因为对即将到来的学校生活感到恐惧而焦虑不安,就问她的暑期生活是如何度过的。果不其然,小王的暑期生活毫无规律,在家中除了吃就是睡,偶尔约同学出去玩。快开学了,家长督促她写作业、收拾上学用品,而且马上升入高二,不得不面对考试,她的情绪就变得烦躁、抵触。

家长和孩子的相处影响孩子开学时的心理

“近九成刚入园的孩子,或多或少会有焦虑等‘开学综合征’中的症状。”于海枫说,具体表现为哭闹、不进食、拉裤子、自闭等,一般情况下,孩子入园后少则两周、多则一个月基本就能缓解,极个别的孩子也许时间会长一些才能适应,但一般通过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最多两个月孩子就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王育梅说,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孩子的适应能力比较差。国外认为此病比较常见,据海外文献指出,美国的适应障碍发病率约为5%,即每20个人中就会有一人发病,还有的学者认为应该将适应障碍视为一种暂时性诊断,任何年龄皆可发病,但多见于成年人。

“在快开学时,我出诊的时候基本上每天都能遇到一些因为‘开学综合征’前来咨询的家长和孩子,有些是家长带着孩子来的,有些是家长自己来的。”王育梅介绍,孩子产生抑郁、焦躁情绪还是比较轻的,更有甚者会出现伤害自己的情况,如用锋利的小刀将自己的胳膊划伤。“病房中共30个床位,就住着12位类似的病人,大部分是中学生。”王育梅说,其实他们内心是非常痛苦的,但因为不知道如何缓解这种情绪,所以产生偏激行为,这与家长和孩子的相处方式也有很大的关系。

暑期不良生活状态成“开学综合征”主因

王育梅介绍,“开学综合征”主要是指学生们在临近开学时易出现的一种畏惧上学、厌恶上学以及开学后不能良好适应新学期学习和生活状态的一系列综合表现,是一种非器质性的病态表现,主要包括心理和生理两个方面。就心理方面而言,学生们经常出现明显的情绪不稳定,比如易怒、易激惹、易焦虑、易烦躁等,个别个体还会伴随注意力涣散、记忆力减退、理解力下降等症状;从生理方面来看,部分同学可能会出现失眠早醒或疲倦嗜睡等睡眠问题,严重时还可能会有类似头晕、恶心、低烧、心慌、尿频尿急等典型的躯体化表现。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开学综合征”,其实就是同学们不愿脱离舒适的假期去上学的心理因素的躯体化表达,是人们心理防御机制的一种典型表现。

“可能来自于家长对孩子的过度严格、过度重视,也可能来自学校对学生们的高标准、严要求,以及学校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压力。”王育梅说,容易产生这种情况的孩子一般比较自闭,或者对自己要求严格。

开学之始,多数同学还沉溺于假期的不良生活状态,开学前后孩子们需改变舒适散漫的生活状态,去适应学校规律的日常生活,极易出现“开学综合征”。王育梅说:“我认为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并不是中小学生会出现这种问题,甚至有些大学生也会出现类似的症状,因此出现了这个问题首先是不要害怕,要客观地正视这一问题。”

提前让孩子找回在学校的感觉

于海枫建议,如果家中有即将入园的小朋友,首先家长要对幼儿园老师足够信任,保持一颗平常心,并坚持送孩子入园。在入园前,多锻炼孩子,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还可以带着孩子多去孩子即将进入的幼儿园转一转,让他熟悉一下环境。“孩子回家后与他进行积极交流。”于海枫说,幼儿在陌生的环境独自生活一天,见到家长难免情绪激动,种种表现家长都应该视为正常现象,家长可以与老师沟通,避免产生误解。

“‘开学综合征’的原因多种多样,而且不同的个体其原因也各不相同。”王育梅分析,对于家长来说,一定要重视孩子的“开学综合征”问题,多与老师加强沟通,多关注孩子开学前两周的日常表现,若出现严重的心理和生理变化,尽快带孩子去医院就诊,帮助孩子们度过新学期的第一关。

其次,要帮助孩子做好开学前的一系列准备,如开学前两周帮助孩子调整好生物钟,以便适应开学后的作息;督促孩子完成假期作业,循序渐进地增加学习时间;多与孩子进行交流,激发其学习兴趣,缓解入学焦虑;帮助孩子进行假期总结,并制定开学后的学习计划等。

如果持续一段时间后情绪异常仍无明显好转,则需要进行心理治疗。对情绪明显异常的同学,可以根据病情接受抗抑郁或抗焦虑药物治疗,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继续心理治疗。

王育梅表示,家长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候不应高高在上,应敞开心扉、心平气和地与孩子交流。“孩子的学习压力比较大,开学在即,拿出三五天的时间进行缓冲会对孩子入学适应新课程产生很好的影响。”(记者 李惺 刘琛敏 通讯员 及涵旭)

编辑:赵彦

关键词:不良生活状态 开学综合征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