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李文忠:大爱无疆

2018年09月13日 14:29 | 作者:刘圆圆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我注意到,山西贫困山区百姓还在为就医发愁,我想为他们捐赠5辆巡诊车……”这动人的一幕,发生在8月16日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组织全国政协海外列席侨胞赴山西考察过程中,价值150万元巡诊车的捐赠者,正是全国政协海外列席侨胞、阿根廷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名誉会长、阿根廷李丰药业集团董事长李文忠。

“我是一个医者,特别能体会偏远山区人民看病的不容易,也真心想为他们做点实事。”简简单单的一句话,道出了李文忠的满腔热忱。而这份大爱之所以能够施展,在李文忠看来,很重要的原因是改革开放40年来带给他的发展机遇。

李文忠生长于北京,幼时就失去父母,是党和政府以及乡里乡亲的扶助,他才得以健康成长,并最终考入北京中医药大学。大学毕业后,李文忠在医院当中医。在行医过程中,他发现一些偏瘫病人,在度过了急性期的抢救后,在恢复期却没有医院愿意收治。李文忠一边坚持去患者家里,为他们做针灸、按摩、教他们康复锻炼方法,一边琢磨着如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当时正是1983年,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发展机遇很多,几乎所有的敢想加上敢干,都会成就一番事业,创造骄人成绩。满足患者的需求,成为李文忠创业的原动力,也为他带来思索:为何不能在公立医院之外,创办一所民营医院,成为公立医院的有益补充?既为瘫痪病人解决日夜陪护的问题,帮助他们的家庭减轻困扰和负担,也为社会解决难题。

“我与原卫生部的老副部长、时任卫生部顾问的张志强聊起创办医院这事儿,张志强认为,个人集资建立收治偏瘫的医院想法很好,他让我打个报告。”说干就干,李文忠很快写了份建院的申请报告,并交到了张志强手中,张志强看了后非常认可,将报告转给了时任卫生部部长崔月犁,并附了一段话:“两个基层医生开创医疗卫生新局面,这个设想计划有可取之处,既可解决一部分偏瘫病人的病痛,亦可减少病人家属后顾之忧,是一个值得试验的办法。”崔月犁很快将申请报告和张志强的建议信批转给了北京卫生局的领导。

“就这样,在卫生部领导的直接推动下,我的想法很快得到回应。”李文忠说,改革开放春风之中,有想法的人不止他一个,北京朝阳区平房乡黄杉木店村第四生产队队长吴强与他一拍即合,很快双方就签订了合作协议。“由生产队划拨出8亩多地、投资十几万元,负责建设50张病床医院的所有用房。我则负责提供医院所需要的所有设备器械仪器和治疗护理技术及管理。”

开弓没有回头箭。李文忠就这样辞退了公职,扔掉了铁饭碗,开始筹备民营医院。李文忠卖掉祖辈留下的房产,东挪西借凑了7000多元钱。他又通过几家医院的朋友关系找来翻建淘汰下来的旧病床、暖气片和一些简陋的医疗器械设备,聘请了退休的针灸、理疗、按摩、老药工、护士长等人员。毕竟是摸着石头过河,困难总是不约而至。“比如说,在医院房屋将要封顶的时候,曾接到有关部门的停工命令;还有,说不清的方方面面的质疑、非议甚至责难。”好在办法总比困难多,“我是农工民主党的党员,最困难的时候农工民主党中央、农工北京市委出面帮忙协调、呼吁,希望正确对待改革开放中新生事物,并利用党内高端医疗人才的优势,从技术、业务、人力给予大力支持。终于,医院如期竣工开业,并迅速地得到患者、家属乃至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当时这家医院还开创了个人、社会集资办医的先河,也是医疗卫生行业走向市场商业化的开端。”说起这些,李文忠非常自豪,也感慨改革开放的政策,给他带来好的发展机遇。也正是有了创办医院积累的经验和资金,李文忠再一次完成梦想———把中国传统医药推广到海外。一个特殊的机缘,1990年,李文忠移居阿根廷,在新的创业路上一路高歌。

事业有了成就后,他便热心于公益医疗事业,从2010年起,李文忠先后在全国近10个贫困地区,捐赠了40余辆巡诊车,捐助医疗教育资金上千万元。

“这次,我把这5辆车捐给山西临汾市山区县的县医院,希望他们可以定期给那些经济困难、交通不便的百姓送医送药,解决他们看病难的问题。”李文忠说,说到底,还是要感谢改革开放,给了他发展的机遇,为他的医者仁心带来更广阔的施展平台。

记者 刘圆圆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侨胞 医院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