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行业瞭望台·非急救医疗转运

市场放风筝 政府不断线

2018年09月19日 14:06 | 来源:健康报
分享到: 

□首席记者 姚常房

从“以治病为中心”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这是一条清晰的路线。但是,从点到面的扩展中,会有很多之前不曾关注的盲点,也有很多融合碰撞出的新需求。需求与供给的新一轮磨合必将催生出诸多新业态。非急救医疗转运算是新业态中崭露头角比较早的一类。而处于改革最前沿的广东省,更是提早一步,5年磨出一剑,在政府引导下,混合所有、市场化运行的模式正趋于成熟。

■需求与供应匹配失衡

改革开放40年,城市化、城镇化进程加速,广东省尤其明显。作为特大城市,广州、深圳等每年增加众多人员进城工作和生活。加之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推进,传统医疗转运体系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多元化的医疗转运需求。其中,非急救医疗转运的供需矛盾非常突出。

遗憾的是,新需求并没有及时得到合法有效的回应,导致百姓要么挤占紧缺的急救资源,要么无奈选择“黑车”。2015年,一项针对广州市3家大型三甲医院急诊科救护车出车量的统计发现,不需现场急救的出车车次占比高达63.6%;江苏省南京市急救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这一年急救出车约12万次,其中,感冒、拉肚子以及转院等“不急”的出车,达到6万余次。广州市某公立医院负责人表示,很多时候正是由于需求不断增加,市场供给又不足,才会让一些产品出现供应混乱的情况。

据了解,2013年前,“黑救护车”在广州转运市场基本占据80%以上,由于“黑车”的医疗行为缺失或不规范,乱收费或上车后宰客,车辆缺乏保养等导致的投诉,每天都在几十起以上。虽有打击“黑车”专项行动,但过后很快又卷土重来。而这只是全国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日本救护车能够满足基本需求,但即便如此,日本2010年调查显示,16%的孕妇在阵痛来临时,都希望乘坐救护车去医院。为此,政府呼吁孕妇只有在母子出现健康问题时才叫救护车。后来,市场根据这一需求,推出了“阵痛出租车”,即让渡一部分给社会,如此保证让有限的救护车“专心”用在救急上,同时也能繁荣市场。

2012年,广东省卫生厅在国内首创提出“打击堵塞”与“疏导规范”并举的思路,希望在全国探出一条规范化、标准化的“非120”发展之路。从2013年开始,政府一边加大打击黑车力度,一边积极引入第三方,试点“非120”急救转运业务。

■混合所有,市场化运作

“实现急救业务与非急救业务相分离,将非急救转运业务分流给社会,建立规模化、由市场调节供需关系和服务价格的非急救转运体系,有望解决救护车难以承担非急救转运的问题。”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院长李文源撰文表示。而这也是广东省非急救医疗转运试点的基本思路。

广东省医疗转运试点采取“政府引导、混合所有、国有控股、规范管理、市场机制运行”模式。2013年,广东省选定广东民航医疗快线作为试点单位,探索非急救医疗转运社会化运作。目前,医疗快线与31家大型三甲医院合作,为其提供非急救转运定点服务,共同规范非急救医疗转运市场。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务部负责人表示,医疗快线的进入解决了医生为出院、转院患者找救护车难,找正规救护车更难的问题。由于非急救医疗转运服务多元化、需求个性化、院外环境复杂等特点,医院很难成立一个专门的部门来解决各种各样的非急救医疗转运,民航医疗快线专业团队的建立正好解决了这些问题。

“以前黑车业务量占80%,现在黑车、医院自有车辆和正规转运车辆大约各占1/3。”民航广州医院党委书记、广东民航医疗快线董事长李文华说,医疗快线至今已百余名患者提供航空医疗转运,为6万多例病患提供陆地医疗转运,成为省内第一家非急救转运业务试点并探索拟定省行业规范、第一家获批粤港澳医疗直通车、第一家获批行业“966120”呼叫平台等。

不过,李文华表示,试点发现,在传统管理模式下,完全由国有医院来运作,在诸多方面受到限制。因此,民航快线一步一步从“公立”走向“混合”。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西将介绍,医疗快线试点项目的运行主体历经“民航广州医院医疗快线部”到广东省国企体制机制改革试点企业“广东民航健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再到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以民航健康投资公司和民航广州医院为控股发起股东,联合4家分别具有商业保险服务、IT服务、生物科技和医院服务背景的民营企业成立的“广东民航医疗快线有限公司”,最后才到广东民航医疗快线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获批医疗转运。

混合所有的优势在医疗快线特别突出。因为脱胎于民航广州医院这一医疗机构,民航医疗快线有能力也更注重医疗质量和安全。“我们建立了全程医疗质量监管体系,实行院领导、医疗中心医疗质量控制小组和医护人员自我管理的管理体系。”李文华说。他所在的单位,还按转运的几大医学分科,成立了3级后台医疗专家团队,医疗转运全程视频传输,疑难病例及时远程会诊,保障医疗质量。收费也是公示价格。同时,医疗快线正在为医疗转运服务打造商业保险产品。“该项工作落地后,百姓选用医疗转运的服务价格将会大幅度下降。”李文华说。

■呼唤严格准入,规范市场

李文华仍有忧虑,由于前几年主要在医院等专业市场进行拓展,很多群众还知之不多。更有极少数地方的黑车在当地已形成顽固的灰色利益链条,对合法规范的救护车转运进行种种诬蔑、阻挠和破坏。

有专家指出,此种情况说明,非急救医疗转运的市场供应仍不充分、不透明。应该更积极鼓励和支持试点机构尽快扩大规模,以便形成规模经济,降低单位成本,提高响应速度。在试点经验总结并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成熟规范时,应允许更多的第三方加入,批准足够数量的机构参与非急救转运服务,让市场充分竞争,在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下把民营运营合法化、规范化,减少无序恶性竞争。

而从源头上将急救与非急救医疗转运分开,是吸引更多主体加入的重要方面。李文源曾建议,在“120”急救服务专线的基础上,增设非急救服务专线。其中,非急救服务由社会提供,市场定价,可承担跨省市转运任务。市民可根据需要自主选择不同的服务。还可以借鉴新加坡的做法,如果非紧急情况的患者使用了急救服务,则需按市场价格收取较高费用,减少急救资源被随意挤占。而是否为紧急情况,则由接诊医师判定。另外,还应制定非急救转运分级出车标准,根据患者病情和意愿,安排适宜的医护人员出诊,配备不同标准的仪器设备。

“要使非急救转运服务能够正常化地市场运行,还要遵循市场经济和救护车市场调节的自身规律。”李文华表示,一方面,非急救医疗转运要坚持严格的准入制度,运营单位必须具有一定资质和相应能力。另一方面,在坚持服务标准和质量的前提下,可以充分竞争,达到降低服务价格、提升服务质量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监管和引导尤其重要,要制定出公司准入门槛、硬件配置标准、运营人员资质、运行管理制度等。

据悉,医疗快线计划于明年向广东省相关部门提请启动《广东省医疗转运管理条例》的地方立法工作。“医疗快线正紧锣密鼓在广东省内所有地级市安排运力和布局,力争今年年底实现广东省内办事处全覆盖,并逐步向周边省份发展。”李文华展望道。

编辑:赵彦

关键词:急救业务 市场运作 非急救医疗转运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