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考古成果助推农业振兴

2018年09月25日 14:28 | 作者:付裕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等主办,敖汉旗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五届世界小米起源与发展会议日前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召开。

这场围绕“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敖汉旱作农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的会议,与出土文物、8000年前的小米有关。这也是考古发掘助力当地农业农村发展、促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重要实例之一。

敖汉出土的距今八千年的炭化粟

敖汉出土的距今八千年的炭化粟

小米是我国北方典型旱作谷物,人们一直认为它起源于中国,但具体起源于何时何地,学界一直没有定论。直到2015年12月末,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植物考古专家赵志军才对外表示,经过近10年的考古研究,学界终于确定,世界上分布的所有种植黍都来自中国北方,且主要位于红山文化的分布范围内。这粒记录中国8000年农作物遗传秘密的小米,最早进入世人眼中是源于2002年的一次考古发现。

兴隆沟遗址位于赤峰市敖汉旗东部,距今近8000年,于20世纪80年代初文物普查时首次被发现。

2001年至200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与敖汉旗博物馆联合对该处遗址进行了发掘,共揭露面积5600余平方米,清理出房址37座、居室墓葬28座、灰坑57座。

2001年,编号F10的居住面上,考古人员选取了一些土样进行浮选,找到了数量较少的炭化粟。因为数量有限,考古人员未对其结果做定论。

2002年,在遗址的堆积层内,考古人员再次发现了多达1500余粒的炭化谷物标本,其中黍占90%、粟占10%。

考古学家对这些炭化粟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这些小米已经是人工栽培的形态,而且比陕西鱼化寨要早几百年。

之后,这一结论也经美国哈佛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实验室进行验证,最终结果显示,兴隆沟遗址出土的小米是我国北方最早的小米种子,比欧洲早2700年。

与此同时,对敖汉地区遗址出土的古人类遗骨标本的检测分析结果显示,在约8000年之前,敖汉地区古人类的主食中粟或黍占60%至80%,表明那时粟、黍已经成为人们食物的主要来源。

“再结合定居村落的出现以及成熟的掘土、谷物加工工具的制作和使用,证实在8000年之前该地旱作农业系统已经形成,为红山文化的发展以及红山文明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研处处长、敖汉史前研究基地主任刘国祥说。

借助兴隆沟人、动物和植物的稳定同位素数值的分析,考古专家认为,小米在稍晚的兴隆洼文化时期就已成为当地居民的主食。由此推断,虽然那时人们的食物来源仍主要依靠狩猎和采集,但原始的农业经济已经开始萌芽,炭化粟的发现也证实了距今近8000年前,古人已经学会种植小米食用。

由于这项考古发现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的认可,兴隆沟遗址因此被学术界定为横跨整个欧亚大陆的旱作农业起源地。2012年,敖汉旱作农业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批准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3年,又被原农业部列为第一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敖汉兴隆沟遗址关于北方旱作农业起源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证明,北方旱作农业起源是一个非常缓慢且不断变化的过程。”赵志军认为,作为北方旱作农业的起源地,敖汉考古显示了一个重要现象,即农业发展每2000年实现一次飞跃。

历经8000年的风雨变迁,粟和黍等古老物种不但没有在敖汉旗灭绝,反而繁衍不息,代代传承。敖汉旗委宣传部副部长梁国强介绍,粟、黍多生长在旱坡地上,且株型较小,不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种植,时至今日,当地仍然保留着牛耕人锄的传统耕作方式。

“敖汉杂粮大部分种植在山地或者沙地,土质和空气都无污染,现在小米等杂粮的种植还是施用积造的农家肥,很少施用化肥。”梁国强说,耕作方式、机制的延续,使得敖汉旱作农业系统与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实现了可持续的绿色农业发展。

然而,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旱作农业也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受现代农业追求产量最大化的影响,农民对农业文化遗产地保护缺乏正确认识,给遗产地保护带来一些困难。再如农业遗产保护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专业人才的缺乏,使得在使用中保护、在保护中创新的理想无法实现。”敖汉旗委书记邱文博说。

“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还需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邱文博说,近年来,敖汉旗尊重旱作农业文化遗产的传统,壮大绿色有机小米生产基地,推动企业研制以小米为原料、老少皆宜的有机健康食品。未来,还会将小米产业发展与农民的利益紧密连接,提高农民在产业链上的增值收益,让农民的“口袋”鼓起来,生活“美”起来。


编辑:杨岚

关键词:农业 考古 小米 农业振兴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