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印度诗意绘画与天竺遗法寻踪

2018年09月25日 14:56 | 来源:美术报
分享到: 

天竺遗法佛迹寻踪

据唐朝许嵩《建康实录》卷十七记载:“寺门遍画凹凸花,代称张僧繇手迹。其花乃天竺遗法,朱及青绿所成,远望眼晕如凹凸,就视即平,世咸异之,乃名凹凸寺。”这种利用晕染制造凹凸,从而产生立体错觉的绘画方法被称为“天竺遗法”,对后代绘画有深远影响。但对“其花乃天竺遗法”历来有这样三层理解:其一,可以指“凹凸花”中“远望眼晕如凹凸”的造型技法取自“天竺遗法”,只是用了“朱及青绿”等色绘制而成;其二,还可以认为绘制“凹凸花”用的是“天竺遗法”,且这一方(画)法是以“朱及青绿”为其用色特点,其三,用“朱及青绿”绘制在平面上的“凹凸花”,不仅具有“远望眼晕”的立体效果,还具有“朱”与“青绿”之间(冷暖)色相的对比效果。“凹凸花”究竟体现了“天竺遗法”的何种特点?天竺遗法所涵盖内容是不是还有除色彩与凹凸之外的其他内容?在传至中国之前它又是什么面貌?于是让我们借助印度佛教美术的发展与遗迹考察,探寻天竺遗法的样貌与特质:

一、 佛教美术早期:孔雀王朝(公元前4世纪—公元前2世纪)、巽伽王朝(公元前2世纪—公元前1世纪)。其中阿育王石柱、桑奇大塔、寺院、巴尔胡特佛塔为主要代表。

二、 佛教美术繁荣期:贵霜王朝(公元1世纪—3世纪),这一时期佛教美术的代表在雕塑方面以犍陀罗(希腊式)、贵霜马图拉(印度式)两种样式为主。

三、 佛教美术鼎盛期:笈多王朝(公元320-600),此期的代表风格雕塑为笈多马图拉式与萨拉纳特式,壁画为阿旃陀石窟壁画,印度美术的古典风格由此时创建。

尼立玛·谢克 当查玛长大(局部) 纸本胶彩 1984年

奥兰加巴德是古代“丝绸之路”必经之地,阿旃陀石窟位于奥兰加巴德县阿旃陀村的瓦古尔纳河谷,是在离谷底76米的悬崖峭壁上开凿成的一处佛教庙宇,四周风景如画。相传为公元前2世纪左右开凿,历时千年之久。中国唐代僧人玄奘曾对它作了最早的记载。石窟内的壁画堪称印度绘画的源起,前期的第10、9窟和后期的第1、2、16、17窟最为精湛,雕刻最好的为19、26窟。阿旃陀后期(开凿年代为450-650年)石窟的形制结构复杂,装饰富丽,除去被公认为笈多时代古典时代的雕塑杰作第19浮雕《蛇王与蛇后》和第26窟高浮雕《涅槃佛像》外,第1、2、16、17窟的壁画也甚为精湛,其中第17窟的壁画已臻古典主义的极致。在阿旃陀壁画遗迹中,我们可以大致看到具“天竺遗法”原初样貌:

(1)天竺尚繁。印度自古崇尚繁复的装饰,这从雕塑及绘画遗存甚至人们至今的日常着装配饰中可以看到。“对繁缛的装饰的爱好出自印度本土的文化传统,在这种审美意识的深层恐怕潜藏着原始生殖崇拜的繁殖观念。”它主要体现在密集紧凑的填充式构图,繁复、华丽的饰物,纹样与象征物的表现上。当然这种对繁而美的追求还与雕塑材料的运用与互相借鉴有关,比如木雕与象牙雕刻工艺对砂石、岩石雕刻的影响。作为天竺遗法的一个主要内容,这种“丰赡繁丽”之美对印度细密画、阿旃陀壁画、龟兹壁画、敦煌壁画,甚至唐代绘画都有深远的影响。

(2)曹衣出水。印度佛教雕刻在经历古风时代的象征物表现,如塔及塔门围栏雕刻后进入希腊化的踺陀罗雕刻与印度本土风格较多保留的马图拉雕刻。而汉地盛传的“曹衣出水”的“曹家样”当属后者的沿袭。因为气候炎热,马图拉居民习惯着细纱薄棉布——细班[曡毛],几近透明的着装风格影响到马图拉佛像雕刻的风格,贴体薄衣、阴线刻画U形衣纹,如湿衣贴体,以衬托健壮肉体表现。

(3)凹凸之法。包括深浅法、晕染法、高光法。深浅法:借助色彩明度的差异制造空间的方法。如深色背景衬托浅色形象(或反之亦然);单一色彩由深至浅制造结构空间起伏与凹凸。晕染法:借助色彩的渐变制造立体空间与结构起伏的方法,包括晕染与斑点法,在轮廓线内边缘施以较深色彩,逐渐向内晕染至较浅颜色,形成圆凸的感觉;或者在轮廓线内点以深色点,以强化凹陷结构。高光法:在人物面部额头、眉际、眼睑、鼻梁、下巴、耳廓等突出部位图以白色,以示凸显。

(4)线条空间。借助细劲线条交叉、折转、叠加、长短营造结构空间,又称叶筋法。

(5)增减法。近宽远窄透视缩减或前部主体景物加法表现而远处或背景减法处理。

(6)色彩象征性表现等。

以上内容多与绘画雕塑造型相关,而印度古老文明所孕育出的天竺遗法有更加深广的文化、美学背景,遗法遗存还有太多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编辑:杨岚

1 2 3

关键词:印度 绘画 诗意 艺术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