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卫健委发布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运动”成防病高频词

2018年09月26日 14:14 | 来源:人民网
分享到: 

人民网北京9月25日电(尹莉娜)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释义(2018版)》并进行相关解读。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李长宁在会上介绍,“核心信息共九条,从合理用眼,合理膳食、科学运动、不吸烟、不饮酒、不吸毒、讲究个人卫生、保持积极向上健康心理状态等方面为各界开展青少年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基本的遵循和支持。”

人民健康注意到,在各条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的解读中,“运动”成为了防治近视、肥胖和网络成瘾等各类青少年多发疾病,帮助青少年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高频词汇。

科学运动 帮助青少年远离慢性疾病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发生率在明显增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表示,超重肥胖不仅危害青少年正常生长发育,对其心理、行为、认知和智力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造成儿童血压、血糖、血脂的升高,影响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的成长。而且青少年时期超重肥胖很容易延续到成年期,增加儿童青少年成年以后患高血压、糖尿病、高甘油三酯血症和代谢综合征这些慢性疾病的患病风险。”

对此,丁钢强指出,科学运动和合理膳食是保持健康体重、防止超重肥胖的非常关键的两个方面。而对于已经超重的青少年,要在合理膳食的基础上,辅以科学运动,可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制定科学的运动计划,循序渐进、逐步增加运动的频率和强度,养成运动习惯。

“中国每100个的成人里就有22个是慢性病患者。”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儿童慢病管理中心教授、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成人病(慢病)防治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米杰则强调,“核心信息里有一条,要保证户外运动,保证维生素D的摄入。维生素D从阳光中来,青少年每天要保持一小时的户外活动。有了营养物质,还要有一定量的有氧运动和抗阻力运动来增加肌肉和骨骼,这样也可以远离慢性病。”

青少年运动 应注意两“要”、两“不要”

青少年运动应注重两“要”、两“不要”,前者是指要注重趣味性,注重多样化。国家体育总局科学健身与健康促进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漓表示,趣味性,是说青少年感到比较有兴趣的运动方式,这不仅能够达到锻炼效果,而且有利于坚持。通过运动项目来挖掘孩子先天的运动能力优势,不仅从运动当中锻炼了身体,还能获得了满足感和自信心;强调多样化,是因为青少年身体素质的锻炼应该全面,如果只选择一两种运动,很可能强化了某一两种素质,而忽略了其他素质。

而对于后者两“不要”,张漓提醒,一是不要长期只从事一种运动方式的锻炼,容易产生劳损和伤病。如果有一定专业的训练目标,建议在从事一种运动方式的同时,还要增加身体素质的基础能力训练,也就是用其他一些基础体能训练。二是不要在疲劳的状态下进行高强度或者身体对抗性比较强的运动,就是运动要适度,掌握好度的要求,就不容易出问题了。做好这两“要”、两“不要”,基本上能够防止大部分的伤病。

张漓建议,青少年最好选择三种以上的运动方式长期地去坚持,而三种运动要选择可以帮助提升身体不同功能的项目。其一,提升心肺功能,如跑步、自行车、游泳、羽毛球一类的项目;其二,提升协调性,如跳绳、篮球、武术、体操等;其三,以上肢和下肢运动为主的运动项目要兼顾,“不要光天天踢球或者天天跑步,最好也打打篮球、打打乒乓球,把上肢也锻炼锻炼,这样才能达到全面的发展、全身心的发展的目的协调发展的目的。”

人民健康了解到,实际上在青少年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素质的优势发展时间也是不一样的。例如,十岁以前,神经发育的很快,协调性、灵敏素质发展得非常快,如果在这个关键时期进行这两个素质的培养,将来灵敏素质和协调性就非常好,比较轻松、比较容易地就能学会其他技能。因此,学校、家长等应注意抓住这几个关键点,为青少年选择合适的运动方法和运动方式,帮助他们最好地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从而在今后工作和生活当中获益。

青少年健康 需要全社会高度关注

10至19周岁是青少年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青少年身体外形明显变化,体内机能迅速健全,第二性征出现,自我意识逐渐增强,认知、情感、意志、个性发展逐渐成熟,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

“为了全面地开展青少年健康教育、健康知识普及,卫健委组织健康教育中心、疾控中心、全国12320管理中心等部门认真调研,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起草了青少年健康的核心信息。”李长宁指出,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制度、规范和标准,建设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文化和社会氛围。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促进青少年健康也是我们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内容。”李长宁表示,当下卫健委正联同相关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社会各界也高度关注青少年健康。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青少年健康意识才能逐步得到增强,主动学习健康知识和技能,提升自身健康素养。

附:中国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共九条):

一、 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可有效预防绝大多数青少年期健康问题,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二、 合理用眼、注意用眼卫生,可有效预防近视。当怀疑近视时,及时到眼科医疗机构检查,遵从医嘱进行科学的干预或和近视矫治。

三、 保持健康体重的关键是合理膳食和科学运动。超重、肥胖和盲目减轻体重都不利于健康。

四、 肺结核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易在聚集性群体中传播。出现咳嗽、咳痰2周以上等症状,须及时就诊。学生应主动向学校报告。

五、 烟草严重危害身体健康。要抵制烟草诱惑,拒吸二手烟,远离烟草危害。

六、 增强自身安全防范意识,掌握伤害防范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可有效预防交通伤害、暴力伤害、溺水等发生。

七、 掌握正确的生殖与性健康知识,避免过早发生性行为,预防艾滋病等性传播疾病。

八、 毒品严重危害身心健康安全,并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一旦沾染毒品很难戒除。不应以任何理由尝试毒品。

九、 掌握科学的应对方法,保持积极向上健康心理状态,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有问题及时求助,可减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和网络成瘾等行为问题。 

编辑:赵彦

关键词:卫健委 青少年健康教育 运动 防病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