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悦读 悦读

佩戴茱萸,吃重阳糕……古代重阳节如此有趣

2018年10月17日 08:14 | 作者:上官云 |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0月17日电(记者 上官云)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时间在农历九月初九。由于“九九”谐音“久久”,所以古人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并逐渐衍生出登高“辞青”、观赏菊花、饮菊花酒、插茱萸等一系列民俗。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此时的黄山已进入最佳赏秋期。 张强 摄

溯源:重阳节是怎么来的?

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战国末年,《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便提到“(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

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祀的活动,感恩上天、祖先。

汉代,《西京杂记》中有了如下记录:“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祈求长寿的习俗。

随着时间的推移,重阳节不断有“新内容”加入。

《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文中提及的“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祝丰收的宴席发展而来的。所以,到了这个时候,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民众依秦礼,仿古制,行中华传统礼仪来表达重阳节的祝福。中新社记者 张添福 摄

当然,也有另外一种说法,认为重阳节源自古代祭祀“大火”的仪式。这里“大火”指大火星,它在季秋九月隐退,也标志漫漫长冬即将到来。在落后的古代,意味着寒冷和食物的匮乏,所以,人们会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

虽然后来,人们有了更科学的计时手段,谋生方式也进步了,但古人仍将重阳与寒食(上巳)、九月九与三月三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

编辑:周佳佳

01 02

关键词:重阳节 古代 茱萸 重阳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