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石兴邦荣获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终身成就奖

2018年10月23日 14:28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10月22日,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在四川成都开幕。陕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石兴邦荣获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终身成就奖。石兴邦先生一生都致力于中国的考古事业,尤其是半坡的发掘、半坡考古范式的创立,让石兴邦先生很快成长为中国一流的田野考古学者,也使他开始了行走天下、解读地书足足六十五年的旅程。


IMG_4669

陕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石兴邦 会议主办方供图


石兴邦,中国现代考古学家,生于1923年,陕西省耀县人。1949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边政系,获法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入浙江大学人类学系,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学业未满,即于1950年随导师夏鼐到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曾任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长、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理事、陕西省考古学会会长、 陕西省文物局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

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期间,石兴邦主要负责西安半坡遗址发掘、关中地区考古调查等田野发掘和调查工作,同时还参加了《中国史稿》第一卷和《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的编写工作。在陕西省考古所任副所长、所长期间,他重点发掘了秦咸阳、凤翔和周原等周秦遗址和李家村、下孟村等原始文化遗存,建立了铜川耀州窑、汉阴、绥德等数十个工作站,开展了秦俑一号坑的发掘研究、秦陵的勘探研究等工作,完善了全省的考古体制,培养了一大批高级研究人员。从1979年起,他先后赴美国、德国、埃及等国及香港、台湾等地区访问、讲学和考察,提升了中国考古的国际地位与国际话语权。

石兴邦在主持发掘半坡遗址时,开始采用探方法,大面积揭露,并按层位、层次向下发掘,所有迹象出现时均保留不动,以待全范围揭开后,再做观察分析,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研究第二步的发掘计划和方法,为研究中国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的聚落形态提供了较全面的科学资料。石兴邦在半坡遗址的发掘和研究中,较早进行了中国聚落考古学的深度尝试。

石兴邦在中国考古学区系类型理论研究方面取得卓越成就。他将中国新石器文化进行大系统的分区研究,这是他积30余年田野工作与研究的一个重要成果。在论文《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体系及其相关问题》(《亚洲文明》第一集,1992 年)中,石兴邦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做了系统总结。直至2002年,近80岁高龄时,他在《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体系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考古与文物》,2002年第 1期)中,融入了他对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的最新思考。

石兴邦十分注重考古学人才的培养。在他主持半坡遗址发掘过程中,前后参加半坡遗址发掘的有200多人,可以说半坡遗址的发掘是一座大学校,这所学校的校长就是石兴邦,他还到全国各地讲学和指导工作,为中国的考古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在工地上,石兴邦更是以身作则,不但每天到工地,而且深入到各个探方指导学员进行发掘、绘图、做记录。他常说,考古是一门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办事要实诚,不能当儿戏。

石兴邦著述颇丰。专著有《西安半坡一原始氏族公社聚落遗址》、《半坡氏族公社》、《临潼白家村》、《法门寺地宫珍宝》等,主编和参与编纂的著作有《中国原始文化论集》、《黄帝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考古学研究》、《周秦文化研究》等,重要学术论文有《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体系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新石器时代体系及其有关问题》、《仰韶文化彩陶纹饰的辩证发展及其源流的考察》、《我国东方沿海和东南地区古代文化中鸟类图像与鸟祖崇拜的有关问题》、《中国的“细石器革命及其有关问题》等。

2013年,适逢石兴邦先生九十华诞,石兴邦的口述回忆录《叩访远古的村落——石兴邦口述考古》出版,该书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又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书中的小标题简明扼要,亮点突出,谁发现了“半坡”、“人面鱼纹”之谜等标题无不鲜明生动、引人入胜。

鲐背之年,石兴邦先生荣获中国考古学终身成就奖既是中国考古学界对先生近百年执着于中国考古事业的充分肯定,更是所有考古人对先生崇敬之情的深切表达。


编辑:杨岚

关键词:石兴邦 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 终身成就奖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