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集·言论集·言论

宋学勤:社会建设改革与发展的中国经验

2018年10月25日 14:04 | 作者:宋学勤 |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到: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宋学勤

观点提示

深刻把握40年来社会建设改革与发展的中国经验,对未来中国社会自身深化改革具有历史借鉴意义,而且社会建设的中国经验也是世界现代化发展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作为一项深刻改变当代中国社会面貌的宏大历史变革,至今已走过40个年头。40年来,与改革开放进程相伴随的社会建设成效卓著,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得到充分实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将改革进行到底”的雄心壮志,中国的社会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当代中国社会建设势必在总结丰富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取得新的成就,迈向新的高度。

改革开放是亿万中国人民自己的事业,其成功得益于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深刻把握40年来社会建设改革与发展的中国经验,对未来中国社会自身深化改革具有历史借鉴意义,同时,社会建设的中国经验也是世界现代化发展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社会建设指导思想的根本基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一条基本经验,就是历来尊重人民作为主体的历史地位和社会地位,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在感情上贴近人民、在思想上尊重人民、在方法上求教于人民、在目标上服务于人民。改革开放40年的成功实践,更加印证了这条基本经验。

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以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为工作的最高标准。他指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此后的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沿着这条正确路线,以此确立各个时期党和政府各方面工作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当代中国社会建设及社会治理工作迎来新的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在当选总书记的第一天就庄严承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表示“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习近平总书记的承诺充分表达了我们党对人民的深厚感情,体现了人民在他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地位,也充分表达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立场,始终把尊重人民利益和意愿视为治国理政的出发点。

在新的历史背景下,社会和民生领域的改革不断创新,力度空前,在党和国家的全局工作中地位更加凸显。近几年来,党和政府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多层次住房保障制度创新、社会保障制度与精准扶贫、社会治理方式创新等方面,都迈出实质性的改革步伐。党和政府的各项工作提升了治理能力,顺应了民众意愿。一些关乎人民切身利益的制度革新释放出红利,让人民体会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如:户籍制度改革的有序推进,使一部分由于各种原因而无法落户者实现了最基本的权利;新医改迈向纵深,进一步扩大了保障范围,缓解了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极大地减轻了看病负担;旨在实现社会公平的社保与养老制度改革让企业退休职工的权益得到更充分保障;“二孩”政策的推行从根本上调整优化了当代中国的人口结构。这些措施夯实了亿万百姓对幸福生活的清晰预期。

改革开放40年的成功实践证明,只有把亿万人民的诉求真真切切地放在心上,党和国家的事业才真正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这就是中国共产党成功的秘密,也是中国成功的秘密。

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社会建设突飞猛进的内在动力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制度创新是发展引擎,而人民是改革开放的实践主体与制度创新主体。

制度创新是一个相对复杂且漫长的社会工程。改革之初,邓小平就曾指出:“恐怕再有30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40年的制度建设中,自上而下的制度设计和自下而上的人民首创精神在改革过程中缺一不可。改革中的“先行先试”,正是发挥人民首创精神,集聚人民智慧和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的制度化,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正如邓小平所说:“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生产经营体制的改革连带着既有行政管理体制的变迁,对社会发展影响深远。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设定的改革目标是,“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并“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要不断推进制度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

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目标下,全面深化改革的各方面体制机制建设都是以制度创新为核心,而制度创新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试点”。“试点”是到人民中去,接受人民的评价与检验。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创造潜力,蕴藏着促进社会进步的巨大热情和聪明才智。以“试点”来观察改革效果,然后由“点”到“面”铺开来,是确保改革稳步进行的有效方式。中国区域众多,其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不同,改革基础差异较大,使得各项措施落实到地方难免“水土不服”。通过“试点”,找出各地“水土不服”的原因,及时总结经验与教训,校正改革的步骤,让各项制度措施精细化,使改革事业在有序、稳定的轨道上行进。而且这种方式是把改革自上而下的战略部署与基层自下而上的人民首创精神积极地结合起来,集思广益,在改革不断深入的同时保证社会的稳定。这样的改革路线已成为制度创新的一条必经之路。

增进全体人民福祉:社会建设发展路向的适时调整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还在于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历史地、辩证地看待社会问题的发展变化,为社会建设寻求正确的方向;能够深入观察新时期民生问题,并及时顺应不断升级的民生要求,为社会建设树立正确的目标。

从中国国情出发不断地调整社会建设的改革进路,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英明抉择。如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公共教育投入在持续增长,满足了对人才培养效率的要求,但城乡居民对教育机会的公平性、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教育事业发展的均衡性等均存在着不满。在此背景下,中共中央“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理念的提出,意味着一种不同于改革开放初期发展共识的形成,这一发展共识的内涵就是,“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社会建设成为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并列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大提升了社会建设的重要性。此后一系列社会政策的出台,强调社会事业的公益性,缓和了由于利益失衡所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以公平正义为主导的社会建设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并在此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绝不让一个领域滞后,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不让任何一个区域落下,要让13亿中国人民共享全面小康的成果。”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这表明国家的发展战略将更加自觉地朝着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方向推进,并将走向更加平衡的发展之路。

党的十九大报告给未来中国的发展划出了明确的路线图。全党全社会更要认真汲取改革开放40年来探索的成功经验,以制度建设巩固改革开放的成果,激发中国社会活力,增进全体人民福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袭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革命的历史谱系,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将为世界贡献更多更好的社会建设经验。

(本文为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人民大学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阶段性成果)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人民 改革 建设 发展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