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读·榜样读·榜样

坚守援藏一线 中远海运精准锁定“民生”助脱贫

2018年11月07日 14:39 | 作者:闫秋图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东西部协作”“央地合作”“先富带后富”……无论制度安排,还是政策倾向,无一不指向中国改革开放的“初心”。央企援藏、定点扶贫,正是这不忘初心的具体行动。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远海运)从2002年开始对口援助西藏昌都洛隆县,2016年开始增加对口支援西藏昌都类乌齐县。”车辆颠簸在崎岖的山路上,中远海运扶贫办主任张进开门见山,介绍起中远海运与这一片雪域高原结缘的故事。

作为中远海运选派的第六批援藏干部,加之集团扶贫办主任的现职身份,张进对援藏工作和洛隆的情况如数家珍。“16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受援地的事作为自己份内之事。即使是在全球经济跌宕起伏、自身改革发展任务重的压力下,中远海运在援助和帮扶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上没打一分折扣。16年间,先后选派了9批18名干部赴受援地开展援助工作,投入援藏资金1.967亿元,实施援藏项目111个。尤其结合西藏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战略安排,精准锁定‘民生’工程,既切实解决百姓迫切需要,又考虑长远,形成稳定脱贫的好机制。”

1

教育为本 “格桑美朵”助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

知识改变命运,仍然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扶贫先扶智,也成为了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和抓手。而受地理条件、经济状况、历史传统和宗教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中远海运对口援助西藏的洛隆县教育水平落后,群众的受教育意识不强、教师数量不足、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入学率低等一系列现实问题摆在面前。

如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硬件与软件的匹配,实质与形式的结合,考验着每一分援助资金的功效。

据统计,中远海运在这十六年间,先后投资3425万元建设和改造学校14所(含教学点11所),有效改善了学校的硬件设施,实现了硬件设施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并在全区开创了教学点整合先例,在全县形成了资源配置高效、管理规范、布局合理的教育发展新格局。

已经在洛隆县马利镇第二小学教书二十余年的泽仁巴姆介绍:“我们过去的学校,只有两间土坯房,更准确地说是‘草堂’,雨天时,外面下大雨,里边下小雨。”如今,得益于中远海运的援建,标准化的教室、宽阔的篮球场、明亮的学生宿舍、洁净的食堂……这座地处深山之中的学校和内地普通学校无异。

3

硬件的改变在看得见的眼前,而更重要的是人们对教育认知的改变。过去很多孩子的父母认为上学没用,宁愿让孩子去放牛羊,当地干部为了“普六”“普九”,不仅要做家长的思想工作,甚至还要“抓”娃娃上学。而如今家长主动把孩子送来上学,汉藏双语教学最受欢迎。

认知的提升,意味着人们主动走在了紧跟时代的路上,走在了靠知识改变命运的路上。然而地理的局限、资源的匮乏等天然的因素,仍没有打破生态与贫穷之间的魔咒。贫困,依然成为孩子们走在改变命运之路上的现实障碍。

在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如何让那些贫困的学子不停步在继续求学的路上?经过多方考量,多次沟通,2004年,中远海运在洛隆县设立了“中远海运—格桑美朵”奖助学基金,这一公益基金16年来已累计投入810万元,资助贫困师生4700多人次,极大调动和增强了农牧民群众送子女入学的积极性,极大调动了广大教师安心教育、奉献教育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目前,“中远海运—格桑美朵”助学基金项目已成为全区一个闪亮的教育“名片”,并在2018年第七届中国公益节获评2017年度公益项目奖。

次仁措姆便是2011年受益于“格桑美朵”助学基金的一名贫困生,如今已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毕业回到家乡工作,成为了一名为家乡发展贡献知识和智慧的优秀干部。据介绍,她在工作之余还和七名小伙伴组成了一个志愿团队,截至目前,小团队已累计发放1500多本新华字典,授课300多课时,发放新衣物3500余套、学习用品500余套,不仅为身边贫困的家庭奉献着自己的力量,还带动了更多的人投入到公益与扶贫事业,用感恩之心把爱心继续传递下去。

目前,洛隆县中学生入学率已由2001年的42% 上升到2017年的98.1%,一大批受过资助的学生们陆续走上工作岗位并成为优秀干部和骨干人才。

2

守护生命 “岗拉美朵”救急贫困百姓医疗服务

贫困地区的贫穷和人才的缺失,就像孪生姐妹相伴而生。洛隆县医疗卫生方面人才的缺失尤为突出,调研中了解到,当地医护人才严重不足,即使经过多年努力,目前每千人职业医师还不到全国千人医师(助理医师)配备目标的1/4,每千人职业护士不到全国每千人注册护士配备目标的1/8。人才的缺失,就意味着医疗服务能力的降低。

一方面是洛隆县医疗卫生服务远不能满足群众需要,影响当地群众健康保障;另一方面则是每年有不少困难群众因为费用问题不能及时有效治疗,致使小病拖大、拖重,导致整个家庭直接陷入绝对贫困。

如何从两头入手,既要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又要保障贫困群众敢就医、能治病?中远海运再次想到通过设立救助基金的形式解这燃眉之急。

据了解,针对医护人才严重不足的问题,中远海运投入30万元设立了“中远海运-洛隆县医护人才培养基金”,资金全部用于医护人员的培养、培训和引进,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当地医护人员的再学习再提高。其中,对获得国家级奖项的医护人员,基金会给予5000元奖励;获得自治区级奖项的医护人员,基金将会给予3000元奖励。其美卓嘎便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她表示,基金的激励,激发了大家学习和钻研的热情,无形中营造出一种积极努力参与提高的氛围,为提升全县的医疗服务水平起到了推动作用。

“有病要去看,有病敢去看,有病能去看。”虽是一脉相承的举动,又是递进式的行动。中远海运为了让贫困群众顺利完成这一系列动作,解决其中关键环节,先后两批次总计投入60万元设立了“中远海运-岗拉美朵”医疗救助基金,主要用于洛隆籍农牧民群众入院前期经费不足时的借支,帮助群众及时入院接受治疗。

“岗拉美朵的救助款,是打通看病难的第一关,是真正救急的钱,也是救命的钱。虽然医保报销比例很高,但救治费用要病者家庭提前垫付,所以对于我们来说,仍然是很难的一件事。有了岗拉美朵的救助款,我们就可以等政府报销的费用下来再偿还中远海运。”曾受益于岗拉美朵的一名当地群众介绍说。

守护生命的两个基金,一个面向困难群众负责兜底保障,一个面向医护人才短缺着眼提升服务,为解决群众困难、建设医护队伍产生了积极而明显的效果,得到了农牧民群众一致好评,也切实帮助当地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此外,为了有效提升医院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中远海运先后投资110万元购买先进诊疗设备,开展医疗卫生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帮助医院较早步入了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的轨道,为洛隆县顺利完成全区首批、全市首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的创建工作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文/闫秋图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海运 远海 群众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