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最多跑一次”跑出患者满意度

2018年11月16日 11:06 | 作者:刘立夏 | 来源:健康报网
分享到: 

“最多跑一次”是浙江在省域层面推进的一项重要改革,其初心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018年4月,随着《浙江省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行动方案》出台,标志着这项享誉全国的改革已全面延伸至医疗卫生服务领域。

前有“衢州速度”和“杭州模式”,作为温州市唯一的省级“医共体”试点县,瑞安如何在医疗卫生领域换挡提速,写下自己的“关键词”?瑞安市人民医院(下称瑞医)扛起了“最多跑一次”的大旗,历经半年时间的改革实践,在破与立之间,跑出了“加速度”,也跑出了患者满意度。

从医院思维到患者视角:

流程再造获“点赞”

“我认为,‘最多跑一次’改革行动与‘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初衷相同,都是着力于优化服务流程、改进服务方式、提升服务绩效,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便利、舒适的医疗服务。”瑞安市人民医院院长卢学勉表达了自己的理解。随着几次动员大会的成功召开,全院上下达成共识:“让我们多出力,让患者少跑路”。

作为4次摘下香港艾力彼县级医院竞争力排行榜桂冠的医院,瑞医一直致力于为患者提供远高于县级医院水平的医疗服务。早在2014年11月,医院为有效提高住院床位使用效率,成立了住院服务中心,安排专人负责住院预约、入院登记的工作,将住院部窗口业务进行整合,入院预约登记、住院手续办理和缴费、出院结算一次性“搞定”,减少窗口办理的排队次数和等待时间。

患者的赞誉并不能让瑞医人止步,“想在患者前面”是他们对自己的要求。如何让住院流程更加顺畅、实现进一步升级拓展甚至再造,一直是他们反复思考的问题。

2018年8月2日,入院准备中心“新鲜出炉”,并正式投入使用。其位于住院服务中心窗口旁,归住院服务中心管理,是“住院一条龙服务”的拓展服务。

据住院服务中心主任薛晓燕介绍,入院准备中心主要解决入院前患者的相应检查,如检验采血、超声、CT平扫、胸片检查、心电图等必要常规检查,由门诊接诊医生在开具住院预约单时就下医嘱。当患者办理好入院手续、完成缴费,就可按照医嘱在入院准备中心完成,而不必等到入院后再跑上跑下,耗费精力去进行检查。入院准备中心专门配备专业人员检验采血,同时有一名导医负责带领患者到相关科室检查。这样的服务可谓“一气呵成”。有患者在医院微信平台上留言:“在瑞医住院,手续少,流程快,真是省事又省心。”

住院越来越方便了,门诊也“不遑多让”。医院利用信息化手段和思维,为门诊患者提供多种形式的暖心服务。

在医院门诊大厅里,外来务工人员小李正在“刷脸”挂号。“操作实在方便,不用看指示也知道怎么操作。”小李刚来瑞安务工不久,没有办市民卡,这是他初次就医。通过“刷脸”拿票,他轻松挂到了号。

如患者初次到瑞医门诊部就诊,而又忘记带身份证怎么办?在服务人员的引导下,通过“刷脸”系统,很快即可办理门诊卡,并顺利挂号。这种基于高科技的“信用就诊”让患者感到“惊艳”。

2018年8月1日开始,医院整合了万松、瑞祥两个院区分布在行政楼、门诊、急诊的病案复印和社保服务窗口,将其统一设在门诊一楼,让患者及家属少跑路。此外,以往患者如需同时做CT、B超、胃镜等检查,需要跑几个不同的科室、楼层去预约,且各科室的时间安排往往也不一样,可能出现胃镜明天早上做,CT约到明天下午,B超又安排在3天之后,做完检查往往要跑好几次医院。2018年5月1日,医院在门诊一楼开设检查预约中心,可综合统筹患者需求,科学合理地安排检查时间。自此,患者无须因检查在科室之间奔波。

从“跑医院”到“流程跑”:

双向转诊落地开花

作为瑞安医共体牵头单位,医院与下属基层20个分院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各级医疗机构优势,并扮演好自身角色,努力实现“上下联动、急慢分治”的新格局。如何在医共体内实现“最多跑一次”,是个难题。为此,医院成立了双向转诊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多渠道开放“绿色通道”,优化转诊接诊流程,达到了服务做“加法”、花费做“减法”的效果。

家住塘下镇的一位小朋友患有地中海贫血,每月须定期到瑞医输血。以前,每次治疗前,家长都要到医院填写输血申请单,再去预约血源,才能带孩子到医院输上血。每输一次血,家长要来回在城乡跑上好几回。如今,通过双向转诊办公室与当地卫生院沟通,由当地医生按流程填写输血申请单,上传至双向转诊办公室,即可联系输血科预约血源,预约成功后立即通知小朋友来院输血。当患儿来到医院,前期准备工作早已做好,输血治疗即刻进行,家长赞不绝口。

家住马屿的林老伯1年前被确诊为胰腺癌晚期,无法进行手术,但疼痛难忍,需要长期住院行镇痛治疗。在得知瑞医和飞云分院建立联合“癌痛”病房,在当地也可以低廉费用享受总院医生的查房和治疗后,患者同意下转至离家较近的飞云分院。下转后,患者突然爆发疼痛,感觉治疗效果不佳,分院医生通过转诊平台和双向转诊办公室,当机立断将患者再转回瑞医。这次顺畅的转诊,却坚定了患者在基层治疗的信心,他说:“在总院分院治,效果一样,转院这么方便,省事还省钱。”病情稳定后,林老伯再次下转至云飞分院,经过规律治疗,癌痛基本得到控制,算下来还省了不少钱。

据不完全统计,通过双向转诊平台的有效运作,医院2018年6月、7月下转患者达87例,超过了以往半年的量。此举不仅让医疗资源得以“盘活”,还被患者及家属称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优质服务”。

从单纯体检到健康管理:

检查、诊断无缝对接

陈女士在外地经商,想在返乡时顺便进行身体检查。得知瑞医健康管理中心开通了微信预约服务后,她便在医院官方微信平台上提前预约,当日仅用半天便完成了全部体检项目,其中包括胃镜项目。为满足客户检前、检中、检后一体化连续服务的需求,瑞医健康管理中心深入改革,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

据瑞医健康管理中心负责人夏时春介绍,随着“互联网+”时代来临,健康管理中心开通官方微信公众号及网络预约平台,实现了在线预约、健康咨询、在线付费、在线报告查询、专家在线解读等功能。

目前,健康管理中心大厅登记窗口有10个,数量较之前增加了1倍,并开通支付宝、社保卡收费功能,客户无须再为增加项目往返于收费窗口与医生之间。此外,中心对检后存在数据异常的客户开通“绿色通道”,可及时进行专家会诊。2018年4月,中心发现一例疑似肺癌患者,遂会同专家进行MDT(多学科联合诊疗),确诊后立刻联系患者,保证了最佳治疗时间。

健康管理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根据每年的身体数据管理而成,客户历年的体检数据均由大数据保管。中心对个体客户根据“1+X”个性化体检方案定制专属套餐;对团体客户提供上门服务,专家医生上门接受咨询与检后报告单解读等服务,让客户在办公的同时享受健康管理服务。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青苗计划”成为新风尚

“小姑娘,我没用过这个东西,怎么挂号啊?”在自助服务机前,50多岁的李阿姨茫然地问。“阿姨,别着急,我来教您,很简单的……”身穿蓝马甲的手术室护士翁庆子热情地回答,并立刻操作起来。翁庆子平时是护士,今天却佩戴着“青苗计划”志愿服务证,摇身一变成为志愿者,帮助患者挂号、就诊。

“青苗计划”是由瑞医社工部和团委联合发起的青年志愿服务项目,旨在以入院新青年职工为主体,开展各类公益志愿服务活动。在“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号召下,“青苗计划”志愿服务人员利用业余时间,投身于院内导医、导诊,指导患者使用自助服务设备,让患者获得更好的就医体验。

为了让“青苗”志愿者们更快融入“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的氛围,社工部与团委在瑞医万松院区门诊一楼、四楼,急诊二楼及瑞祥院区门诊大厅和住院大厅设置了志愿服务岗位,鼓励志愿者通过网络自主报名。每周岗位一经发出,就被“待命”的志愿者们“哄抢”一光。据医院窗口人员、分诊护士以及就诊病人反映,志愿者不但响应积极,在志愿服务中更是认真负责。

“在青年医务人员中开展‘青苗计划’志愿者服务行动,对维护就医秩序、优化就医环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等发挥了重要作用。”瑞医党委副书记林杰表示。

志愿者在与患者服务实践中,发现了不少就诊流程上的漏洞和疏忽。院团委组织他们献计献策,解决问题。“门诊可以增设一台自主发票打印机,这样可以不用在柜台等很久。”“自助机上可以解决的事宜就不要再去柜台了,门诊大厅的流程标识再做得简单明了点。”志愿者们你一言我一语,把自己在导诊过程中最客观、直接的感受表达出来。院团委经过细致了解后把问题加以梳理,反馈给院相关职能科室。各职能科室各司其职,立刻着手改善流程,使门急诊病人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2018年7月8日凌晨,王先生一家遇车祸受伤,3名孩子被分流到了瑞医万松院区急救中心。交警通知孩子的家属尽快前来陪护,但家属迟迟没有到位,急诊科主任郑旭东立即将情况反映给社工部。社工部主任周媛媛很快就把消息转发到“青苗”志愿者微信群里,进行志愿者招募。不到10分钟,就有两位志愿者主动请缨,此后还有数位志愿者主动报名。

据介绍,“青苗计划”志愿者服务团队成立于2018年6月,目前拥有注册志愿者210人,2018年7月服务人次7658人次,服务时数697小时。

在瑞医,有困难找“青苗”,有时间做“青苗”,成为一句流行语,加入“青苗计划”已成为一种新风尚。“‘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是社会和谐的保障和基础,我们希望通过‘青苗计划’志愿者服务,借助青年力量,为‘最多跑一次’助力。”林杰说出了大家心里话。

在全院动员会上,卢学勉强调:“最多跑一次”是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同理心”“容错心”是最暖心的驱动理念。改革不是纸上谈兵,也绝不能是旧瓶装新药,既要有形式,更要有内容,是否成功,患者满意度说了算。

编辑:赵彦

关键词:最多跑一次 跑出患者满意度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