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决战金沙江 白格堰塞湖上“永不消失的电波”

2018年11月22日 07:31 | 来源:华西都市报
分享到: 

一分钟不到,1000公里外的四川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水情中心值班员再次刷新水情信息服务业务平台时,显示屏弹出了水位“2908.05米”的最新数据。他看了一下时间,“11月4日13时15”分,这是坝前应急监测站被淹没又重新恢复后,通过北斗卫星传回的第一条监测数据。

马不停蹄,安装结束后,应急队四名队员兵分两路,与其他两支应急监测队汇合,分别驻扎堰塞湖上下游3公里处,以及堰塞体上的监测点,保证每15分钟就把有关堰塞湖的各种数据传回后方。

剩下几天,是来回的调试、监测和采集视频材料与上报……白玉县的昼夜温差三十几摄氏度,队员们双脚被冻成了冰坨,脱皮疼痛难忍。在没有帐篷的情况下,只好露天挤在睡袋里过夜。天微露晨光时,张定高准备拿起水瓶喝水时,才发现里面已冻成了冰。、

“唉,结霜了哟。”经身边同事提醒,张定高注意到自己的冲锋衣上,已凝结了一层白色霜粒。

14日堰塞湖正常过流。查看完垮塌裂痕中的洪痕,结束工作的何明科,掏出手机更新了一条朋友圈:“还活着,真好!

苦守4天3夜

为导流决策提供数据

9日12时,在指挥部指挥下,工程抢险装备开始在堰塞体进行泄洪槽开挖作业。11日下午,省水文局郭太友、于川,乐山水文局郑桂全等3人携设备到达堰塞湖坝上3公里观测点和何明科汇合,支援白格堰塞湖的水文应急监测工作。

泄流一旦开始,他们的工作便是与奔泄而下的河水“赛跑”。

水情预报中心负责人赵国茂介绍,为不间断监测堰塞湖水位变化,在“探头”难以安装入水时,必须采取人工观测方案加以保障。“通过监测这个点位的水位变化,利用推求的堰塞湖库容曲线,就可查算出泄流时堰塞湖蓄水量减量,分析计算溃口泄流流量,掌握泄流动态。”

郭太友一行蹲守在已布置好的全站仪监测点,人工观测水位。每15分钟,记录水位数据后,立马用卫星电话向省局水情值班室报告。

后方,省水文局水情工作人员投入到紧张的分析计算中,根据每15分钟的水位监测数据,滚动推算15分钟、30分钟、60分钟的溃口平均下泄流量,为下游防洪决策提供支持。

经过一夜泄流,到了14日上午,江面已经平稳下来,监测队员们绷紧的弦总算放松了。等大家回过神来才注意到,4天3夜的蹲守后,皮肤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干裂。

晚上,郭太友一行返回了白玉县城。累得一直未说话的何明科慢慢说了一句:“再过两天,水位退至遥测设备监测范围下后,我还要再去现场挪挪设备,要保证数据无间断传输。”

|对话后方|

截至21日,布设在原堰塞湖上下游3公里处的遥测水情设施仍在工作,金沙江上,电波永不消逝。

前方采集观测的数据,到达后方到底能产生怎样的结果和“能量”?记者独家对话了四川省水文局水情预报科相关工作人员,对金沙江堰塞湖的相关数据进行剖析。

记者:在金沙江出现险情后,截至11月6日晨,推算出的堰塞湖蓄水量为2.08亿立方米。这个值是如何计算得到的,推算这个数值的目的是什么?

工作人员:上次堰塞湖自然泄流后,因为河床抬高且一部分堰塞体并未冲“干净”,所以在堰塞体内还会保留一部分“底水”。我们利用坝前站的水位和推求的库容曲线,就可以知道“底水”量,根据上游来水计算蓄水量增量,从而得到堰塞湖当前蓄水量。推算这个数值,第一是为掌握堰塞湖的情况,第二为开挖和泄流方案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撑。

记者:开挖方案是如何制定的,需要考虑到哪些因素?

工作人员:开挖方案是由应急管理部、前方指挥部、水利部、长江委等单位共同研究决定的。我们负责提供相关挖掘方案的溃坝洪水及河道演进分析。

具体来讲,泄流前,我们会利用堰塞湖水位监测数据(如水位、流速等),掌握蓄水量变化情况,实时修正库容曲线,滚动计算堰塞湖水位涨幅和蓄水量。

开挖前,我们还要利用这些数据推算在不同的下挖深度下,最早开始泄流的时间。泄流时,因为无法确定溃口变化情况,又要模拟多种溃决情况,开展溃坝洪水分析工作,计算溃口下泄流量多大,根据溃坝洪水分析的结果,推演下游叶巴滩、巴塘、奔子栏等断面的洪峰流量,并与“10·11”进行对比,到达下游哪个点位时水位可能升高多少,为下游居民区的疏散和转移方案提供支持。

编辑:周佳佳

01 02

关键词:决战金沙江 白格堰塞湖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