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秀·风采秀·风采

王树贤:50年"工龄"老放映员

2018年11月27日 10:23 | 作者:尹琨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分享到: 

1952年出生的王树贤,与电影打了一辈子交道。1969年入伍,开始接触电影放映。从部队复员后,又回到长子县电影公司,目前是山西长治银光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长子县工作站的一名放映员。《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日前来到王树贤的家中,倾听这位老放映员讲述农村电影放映的那些事儿。

从胶片电影机到数字放映机

升级的不只是技术

挺直的身板,健壮的体形,利落的动作,坐在记者面前的王树贤精气神十足。常年操作电影机和胶片,让王树贤的手部皮肤显得格外粗糙。

“最早的电影胶片是易燃片,在运送和使用过程中要格外小心,放映的时候必须全神贯注地盯着片窗。”让王树贤记忆犹新的是第一次放映的经历。

那晚气温低至零下20多摄氏度,由于过于寒冷,王树贤使用的解放103型35毫米提包机的收片盘被冻结,没办法转动收片,淤积在下缓冲弯上的胶片被冻碎。35毫米的胶片,每一秒钟就有24个画面通过片窗,由于积存太多碎片,电影机在几秒钟后被迫停机。二次开机后,只好手动辅助收片。

回忆起这次“不完美”的放映经历,对王树贤的触动依然很大。“从前农村交通不便,放映设备又沉,一部影片如果使用16毫米胶片,就有3卷,35毫米胶片的话,就是9卷。赶上天气不好,放映质量难以保证。放映过程中,不但要10分钟换一次片,更要一直盯着电影机,就怕再出现这样的故障。”

笨拙的胶片电影机,抖动的画幅,齿轮和马达的运转声让日益重视视听体验的观众流失了不少。

2004年,负责组织研发适合农村的流动数字电影放映系统的国家广电总局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应运而生。2007年,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在全国得到大范围推广。据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官网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已成立农村流动数字电影院线330条。以王树贤所在的长治银光院线为例,目前已有数字电影放映设备212套,每年放映公益电影近4.5万场,观影人次达1760万左右。

抚摸着身边的数字电影放映设备,王树贤告诉记者,数字电影放映设备内置高清影片,操作简单便捷。只要把电源接牢固,插入解码卡,按几个按钮,放映出勤率和放映安全率完全可以做到100%。更为重要的是,以超大银幕、高清画面、震撼音质回归农村的电影,又成了村民们的“香饽饽”。

从高潮到低谷再到回暖

增加的不只是人数

“改革开放初期,电影特别受欢迎,谁家娶媳妇、过生日,甚至盖新房都会放电影。许多村民会跑到邻村看电影,每次放映撑开银幕的那一刻,大家就一片欢呼。”回忆起农村电影放映供不应求的“鼎盛时期”,王树贤难掩心中的喜悦与自豪。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电视机、录像机的出现和普及,农村电影放映渐渐失去了往日的红火。“有整整4个月时间,我的电影机放在家里没有动过。”王树贤说,“不少放映员那时顶不住压力离职了,但我不想转行,我对电影有信心。”

王树贤的坚持有了回报。1998年,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实施,提出在21世纪,广大农村每月每村至少放映一场电影。随后,从2005年开始,“财政买单,送电影下乡”在全国推行。去年起实施的《电影产业促进法》则再次强调,加大对农村电影放映的扶持力度,不断改善农村地区观看电影条件,统筹保障农村地区群众观看电影需求。

“改革开放的年代,只要创新思路,办法总比困难多。”一系列利好政策之下,干劲更足的王树贤开始想方设法找回电影曾经失去的观众。

交谈中,他向记者展示了用电话听筒改装的话筒。“暑假期间,村里的孩子特别多,他们抢着拿我的话筒广播放映信息、表演节目。”王树贤说,“我让孩子们排成一队,轮流播放广播信息,村民听到孩子们的声音,自然都出来了。我还利用放映开始前的时间给大家讲解影片内容,尽可能留住观众。”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生活下,农村电影放映让大家有了重新聚在一起闲话家常的地方,再次找到了邻里间久违的亲切感。更令人欣慰的是,为了让更多农村群众拥有舒适的观影环境,国家开始推行农村室内固定放映点的建设,让村民看电影从“看到”实现“看好”。

离王树贤家不远的琚村电影院的建成正是得益于此。作为山西省首家农村室内公益高清数字电影院,琚村电影院于2015年春节建成并投入使用,辐射周边9个村庄近万村民。放映厅内配备了空调、座椅、音响等设备,视听效果与商业影院并无二致。目前,琚村电影院每年放映电影200余场,许多去过的村民都直呼“这样看电影好得很,舒服得很”。

从一部反复看到几千部随便挑

丰富的不只是内容

“暑假到了,可以选一些动画电影”“我想选讲防溺水的科教片”“平台上最近有什么新片吗”……在长治银光院线一间既是办公室又是会议室的屋子里,王树贤几乎每年都会参加看片选片会的讨论。

大家口中的平台,全称是数字电影交易服务平台。根据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今年上半年发布的《2017年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市场数据年报》显示,过去一年,数字电影交易服务平台无论是可订购影片数量还是被订购影片数量,均达到了历年最高。2017年度,数字电影交易服务平台上共有4113部可供订购影片,较2016年增加426部,同比增长11.55%。

片种齐全多样的数字电影交易服务平台像一个自选超市,放映员、农民群众、学生代表参与选片,彻底改变了过去由院线公司单向选片的模式。一名农民代表对此评价道:“以前一部片子反复播,我们播啥看啥,有的电影不符合喜好,索性就不看了。现在可好了,我们想看啥自己选就行了。”

近年来,王树贤参与的看片选片会从一年一次变为一年最少4次。长治银光院线也从一年订购不到20部影片,变为一年订购100余部影片。在影片内容上,除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故事片、戏曲片持续受到欢迎之外,像《红海行动》《战狼2》这样的新片、大片订购量的增加,反映了新时代农村群众观影需求的提升。

现在,王树贤会根据不同观众的需求放映适合他们观看的电影。比如,不定期播放抗战片,让村里的老人回忆过去的峥嵘岁月;播放家长里短的喜剧片,让忙完农活的村民放松心情;播放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纪录片,让村民了解党和国家最新发展动态。

“群众满意了,看电影的人自然就多了。”王树贤告诉记者,改革开放40年来,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的出台和实施,满足了他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放映员 电影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