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张宗伟:聚焦时代之变,引领时代之风

2018年11月28日 11:04 | 作者:张宗伟 |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张宗伟

编者按:“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相当于一个家庭没有相册。”越来越多蕴藉文化内涵、审美品位的优质作品与观众见面,纪录片与新技术融合、与新媒体共舞、与新生代共鸣,凭借精心制作、突破创新,市场之路越走越宽,传播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新媒体时代,受众对纪录片的需求有增无减;从“大屏”到“小屏”,纪录片离年轻人越来越近。纪录片创作如何扩宽表现形式、扩大选题范围、更新创作观念,满足多元化文化需求?本期,我们邀请专家和一线创作者,共同探讨纪录片发展之路。

纪录片题材宽广,制播灵活,便于多角度展现各国文明进程和国家形象,有利于集中反映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表达人性与生存的命题时具有独特的真实感。作为国际公认的跨民族、跨文化交流的有效载体,纪录片是众多国家进行对外文化传播的重要工具。把握时代之魂、关注时代之需、聚焦时代之变、引领时代之风,纪录片创作者应当充分挖掘和盘活“讲好中国故事”这个富矿,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t011f4cad53eb0acb15

首先镜头要追随时代,充分发挥纪录片建构主流文化的重要作用。重大题材纪录片聚焦的革命文化和理论专题,是当代中国主流文化的核心,包括伟人传记片、重大历史事件和重大理论问题专题片。比如《毛泽东》《周恩来外交风云》《邓小平》《百年中国》《大国崛起》《复兴之路》《旗帜》等,它们既是纪录片名作,也是建构主流文化的重要文献。新时代中国纪录片要重述国史、党史、军史,把革命家史讲给年轻一代,使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同时,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纪录片还可以将承载中华优秀文化的中国故事讲给世界。1980年中日合拍的电视纪录片《丝绸之路》,从文明的高度重新发现丝路价值,播出后在海内外产生巨大反响。此后涌现的《话说长江》《话说运河》《圆明园》《故宫》《敦煌》《世界遗产在中国》等纪录片,同样是借自然和人文地理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打开了一扇扇窗口。近年来,《舌尖上的中国》《森林之歌》《美丽中国》《航拍中国》《记住乡愁》等热播纪录片,在历史文化之外,选择自然生态、社会生活作为中国故事的来源,既打动了追求美好生活的中国人民,也吸引了世界观众的目光。从本土历史文化到全球生态文明,从专注革命家史到融入人类命运共同体,纪录片讲述的中国故事越来越彰显出新时代中国的文化自信。

其次创作者要放眼世界,在国际通行的纪录片话语体系中创新中国故事的讲述方式。上世纪80年代,通过《丝绸之路》《望长城》等合拍纪录片,中国借鉴日本纪录片的文化寻根模式,借自然地理和人文景观讲述中国故事,并在话语方式上进行本土改造,从别人讲到自己讲,从演播室解说的“话说体”到长镜头跟拍的“探访体”,从历史文化遗址寻根到讲述人的故事,讲述的视点、对象和方式全面变化,中国纪录片也实现了由专题化向纪实风格的转型。90年代中国纪录片更加贴近百姓生活,《藏北人家》和《最后的山神》等片表现中国偏远地区少数民族的生活,看似讲述普通人的故事,却具有较高的人类学价值。此后中国纪录片借鉴西方纪录片手法,口述历史、情景再现、数字特效屡见不鲜,动漫游戏、真人秀节目乃至剧情片的悬念叙事技巧也常被使用,推动了纪录片中国故事话语体系的国际化。今后中国纪录片还要继续深化同世界纪录片强国合作,寻找最能打动人心的故事讲述方式,兼顾叙事价值和审美价值。

最后传播方式要顺势而为,在全媒体和国际化的传播格局中实现纪录片传播效果最大化。媒介融合为纪录片传播提供了更多元广阔的空间,《我们诞生在中国》《二十二》《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纪录片不仅提炼出生态环保、勿忘国耻、工匠精神等主题,还通过院线网台联动、众筹拍片排片、“纪录片+线下周边”等全媒体互融方式,努力达到全媒体格局中传播效果最大化。

时代在变,中国故事的内涵在变,讲述和传播中国故事的方式也因时而变,而万变不离其宗,中国纪录片必须坚持文化品位和商业价值的统一,坚持文化传播与审美功能的融合,坚持国际化视野和本土化表达的结合,才能走出有中国特色的纪录片发展之路。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时代 纪录片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