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乌镇40年:根里的静与脉中的动

2018年11月28日 18:42 |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新华社杭州11月28日电题:乌镇40年:根里的静与脉中的动

开栏的话:

改革开放40年,中国人民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改革的春风,吹绿希望的田野。40年来,神州大地每一处乡镇、每一个村落、每一户家庭的生活都发生巨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变成现实,满怀信心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

即日起,新华社开设“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基层行”栏目,以普通群众、身边故事的微观视角,集中推出反映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乡镇、村庄、学校巨大变化的报道。《乌镇40年:根里的静与脉中的动》为开栏之作。

新华社记者俞菀

对于一个拥有数千年文明史的江南古镇而言,40年如白驹过隙。但改革开放40年,却留下了辉煌印记。乌镇,保留了根骨里的宁静致远,同时注入了互联网基因,产业、项目、平台焕发出蓬勃生机。

枕水情怀 宁静致远

“从孩提时代到知命之年,我在乌镇西栅生活了50余年。”年逾古稀的周乾康老先生,如今还会时常穿着景区志愿者背心,为远道而来的客人讲述乌镇的水乡民情。“乌镇的今天怎么来的?前20年,创造物质基础和工业体系,后20年,着力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

上世纪90年代开始,政府决定重修古镇,后又鼓励原住民回访、返迁,恢复人气和文脉。“古镇修复做得好,保护了民居市房的街面建筑,修旧如故、动静相宜。”周乾康说。

知名作家木心在提到家乡时曾说,“乌镇要‘文艺复兴’,这是一种姿态。”

近代以来,竹编就是乌镇代代传承的家族手艺。“我出生在竹编世家,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每天一边做竹编,一边给我和哥哥讲故事。听着听着,我们也就跟着开始做了。”“80后”乌镇竹编手艺传承人钱利淮说。

改革开放初期,乌镇的竹编行业几近凋零,竹编艺人生活艰难。“一开始很多人劝我不要做这行,但是我不死心,那么好的传统工艺,不能在我们这代乌镇人手里断了根子。”钱利淮说,他意识到传统的器型和传承方式在新的时代可能行不通,于是采用了“体验式”传承法,让更多人快速上手爱上竹编,同时,专注于原创竹编高端艺术品的研发。

如今,乌镇竹编涅槃重生。西栅景区那面直径5米的标志物竹匾,就出自钱家之手。钱利淮本人,也成为“国匠荣耀中国手工艺创新盛典”顶级手艺人。

一舟欸乃 买卖称便

据《乌镇志》记载,乌镇水路四通八达,自古就以蚕桑发达和商贸兴盛著称。改革开放初期,乡镇工业勃兴,乌镇的经济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上世纪90年代末,旅游业渐成新的经济增长点。201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永久落户,乌镇的经济动脉中注入了强有力的互联网基因,传统产业与创新产业交相辉映。

“小时候在乌镇中学读书,那时候很多乌镇人都在附近的服装厂上班。”嘉兴恒美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钟志新说。

1970年出生的他,大学毕业后开始做外贸。经历了口袋里没钱,到企业打工,再到组建自己的团队成立服饰公司,他抓住了时代和家乡赋予他的奋斗机遇。“当时周围的服装企业真的很多,但多数纯粹做加工。而我们,在政府的支持和指引下,立足做原创设计,有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改革开放40年,乌镇经济发生了多大变化?在钟志新看来,脚踩缝纫机、工业缝纫机、重工机器到智能制造,恰是传统产业不断“进化”的缩影。而对于凤岐茶社乌镇创客空间总经理傅骞而言,用互联网技术不断“赋能”传统产业,引爆数字经济革命,这就是未来。

“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之后,我们就来到了乌镇,成了新乌镇人。”傅骞说,“来了以后做什么?就是借助互联网,帮助传统企业快速铺开市场、打开销路。”

“我们这些年,还致力于让农业企业上‘云’,让一个农民的成功经验变成万千农民可复制的成功模型。‘云上教育’,让农业专家和千万农户仅隔一个屏幕的距离。”傅骞说。

朝闻正道 暮享清平

要问民众幸福感,先看教育和养老。改革开放以来,乌镇历届政府均以促进乌镇文化教育事业为己任,兴学重教。1994年,乌镇获“浙江省教育强镇”称号。

茅盾的母校、乌镇植材小学已逾百年历史。步入校园大厅,宣传栏里数百位教师用不同的话语,作出同一个承诺:“用心耕植,顺其成材”。

40年来,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变化不可谓不大,从煤渣操场到塑胶跑道,从陈旧校舍到崭新大楼,从传统课堂到智慧教学……“学校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如今更需发扬光大。”乌镇植材小学教科室主任沈新芬说。

今年72岁的乌镇老人陈顺清,除了和球友们外出比赛,一天至少有8个小时是在乌镇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度过的。2015年,该中心正式成立,政府每年财政补贴超过100万,用于保障乌镇老人们的老有所养和老有所乐。

“这些年乌镇变化真的大啊,特别是对老人的照顾方面。以前只能去茶馆里打打牌、听听戏。现在养老设施好、活动多,还不收费。”陈顺清说。

乌镇人恋家、爱家,除了鱼米之乡的安逸使然,更离不开政府管理和社会保障。正如乌镇百年老字号“三珍斋”的掌门人徐杰,在德国、法国、新加坡辗转十余年后,还是选择回到家乡。“当你喜欢一个地方,喜欢做一件事的时候,你自然就能全情投入,守护祖业亦是如此。”

编辑:秦云

关键词:乌镇 40年 改革开放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