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中国环境空气质量管理评估报告(2018)》发布

2018年12月03日 18:32 | 作者:王硕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12月3日电(记者 王硕)12月3日,第四届“创蓝”国际清洁空气大会在北京召开。在会上,中关村创蓝清洁空气联盟发布了《中国环境空气质量管理评估报告(2018)》。

报告系统回顾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大气十条”)实施期间我国在空气质量、污染物减排、政策发布和空气质量管理模式上取得的进展,并对空气污染防治协同应对气候变化的进展进行了深入分析。

报告指出,自2013年“大气十条”实施以来,有效推动了协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中国碳排放量增速基本为零,提前实现了 2020 年单位GDP 排放强度下降 40%~45% 的承诺。

1

同时,“大气十条”还首次提出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的目标,中国实现了煤炭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占比连续五年持续下降,以及全国煤炭消费总量近16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多数省市设置了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并实现了煤炭消费总量负增长,其中“大气十条”提出煤炭消费量负增长要求的7个省(市)均完成了目标。

报告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过去几年实施的清洁取暖、化解过剩产能等部分重点措施所产生的碳减排效益进行了测算。根据测算,这些措施的落实对协同减排温室气体也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报告还针对温室气体排放控制以及空气质量的“十三五”目标实现情况作了对标分析,指出:《“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提出的多项考核指标,如能源消费总量、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费、煤炭消费总量等都已提前完成。PM2.5年均浓度、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SO2 和 NOX 排放总量也将有望加速实现 2020 年目标。

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表示,“中国正在按照既定路线切实落实《巴黎协定》,我们有一定的可能到2050年实现零排放,做到空气质量改善和温室气体减排的双赢。在这个过程中,产业和技术的发展将对这个目标的实现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此外,报告还分析了中国2013-2017年的空气质量变化情况。报告显示:2017年,环保部与全国各省(区/市)签署的《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中以 PM2.5为考核指标的地区均全部实现了下降目标,各省(区/市)SO2年均浓度也首次全面低于国家二级标准。

但报告也明确显示,当前大气环境形势依然严峻,2018年冬季气象条件总体上也较2017偏差,未来中国空气质量改善工作依然艰巨,挑战将持续升级。

2

此次报告发布时间正值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第二十四届会议(COP24)在波兰召开,中国作为《巴黎协定》的缔约方之一,过去几年在温室气体减排上取得了重大进展。截至 2017 年,中国单位 GDP 碳排放强度已比2005 年下降了 46%,提前实现了 2020 年单位GDP 排放强度下降 40%~45% 的承诺。

事实上,温室气体与空气污染物具有同根同源性,造成空气污染与全球变暖最大的原因都是化石燃料的燃烧。空气污染防治的政策、措施和技术最终都会指向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交通模式、建筑用能的清洁化,这些工作都会带来巨大的温室气体减排效应,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实现碳减排与空气质量改善双赢是中国过去几年取得的重大成就,助力中国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同时也有效支持了《巴黎协定》的实现。

中关村创蓝清洁空气联盟主任解洪兴在会上说到:“以空气污染防治为切入点,最大化协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效益会成为应对气候变化非常有效的工作模式,有很大的国际推广价值,应得到更多的关注”。

中关村创蓝清洁空气产业联盟是由中国清洁空气联盟演化形成。2013年由清华大学、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等十家中国清洁空气领域的核心科研院所共同发起,致力于通过开展技术转移、技术评估与示范、投资服务、专利保护、政策研究等工作,推动清洁空气的技术与产业发展,加速全球空气质量改善。

经过五年多的运行,联盟目前已在10个省市设立了试点,发布了46份政策与市场研究报告,评估了来自16个国家的200多项清洁技术,并与20国家的伙伴机构建立了合作。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实现 清洁 中国 发布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