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读图今日读图

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关键抉择,必由之路

2018年12月18日 11:34 |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创造之路:人民是改革的英雄,在求变创新中凝聚起推动历史前进的磅礴力量

7

在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右)视察河钢塞尔维亚有限公司(7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王慧娟摄

2018年秋分,中国农民迎来第一个丰收节。

安徽凤阳小岗村,稻穗一片金黄。74岁的严立华,忘不了改革与丰收的关联:“1979年大包干收了千把斤花生、六千斤稻谷,5年也吃不完。”

40年前的那个冬夜,18户“泥腿子”来到严立华家,按红手印签生死状,拉开中国农村改革大幕。

一切历史,由人民书写。

1982年,杭州萧山,召开千人大会传达中央精神。台上说“乡镇企业可以实行承包制”,台下有人喊起来:“我要承包!”他是当地公社农机厂厂长鲁冠球。

用自家地里的苗木折价2万元作抵押,鲁冠球与乡政府签订合同承包厂子,这是万向集团的前身。

2018年5月,还是在杭州萧山。万向集团已发展成年营收超千亿的企业。斯人已逝,继任的鲁冠球之子鲁伟鼎召开创新大会,再举改革大旗,向新能源进军。

8

游客乘船在新安江浙江建德段江面上游玩(7月23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这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安徽农民探索集体土地承包到户,解放农村生产力;广东东莞群众率先搞出来料加工贸易,播下“世界工厂”的第一粒种子;石家庄造纸厂职工马胜利率先提出国企承包经营,让习惯了“大锅饭”的国有企业面貌一新……

当年,温州经验、苏南经验争奇斗艳,承包、松绑、放权等改革模式同场竞技。今天,重庆“地票”制度探索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上海自贸试验区探路“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时代在变,源自群众、来自基层的改革创新精神始终不变。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

时代给予的机遇与个人奋斗的激情碰撞,40年间上演一幕幕英雄不问出处、奋斗不分年龄的故事。

一个没上过一天学、只会写自己名字的女人,竟把几元钱一瓶的辣椒酱卖到全世界。

20多年前,“老干妈”创始人陶华碧借来两间房,办起辣椒酱加工厂。

切辣椒,辣眼睛。陶华碧两把菜刀上下翻飞,眯着眼睛念叨:“我把辣椒当成苹果切,就一点也不辣眼睛了。”

一路苦干实干,陶华碧走出人生新天地。她说:“我只晓得炒辣椒,我只干我会的。”

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左手中指有道伤疤。

40年前一个隆冬,年少的他冒雪修鞋,锥子一滑扎穿手指。用修鞋绳扎起伤口,含着眼泪继续修鞋。

创业做按钮开关时,南存辉到上海人民电器厂请退休师傅做指导。老师傅问:“侬请阿拉去做啥?侬要票子还是要牌子?”

“要牌子!”南存辉斩钉截铁。

要牌子的南存辉,也赢得了滚滚而来的票子。

正泰集团如今已成为世界知名的电气制造企业。

9

在南京市栖霞区商事登记服务大厅,工作人员(左)为一名用商事登记“不见面审批”系统的市民发放工商执照(3月29日)。新华社记者李博摄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英雄。宏大的国家梦想在人民的奋斗中积蓄成长,激荡的时代大潮在个人的进步中澎湃向前。

上世纪80年代,柳传志“下海”经商,在租来的传达室办公;90年代,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公司瀛海威在中关村成立,发出“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还有多远”的呐喊;21世纪初,李彦宏创办百度,在北大校园张贴招聘广告……

进入新时代,中关村“车库咖啡”人头攒动,今日头条、滴滴、摩拜等互联网创新企业风起云涌……

无数拓荒者接续奋斗,铸就全球瞩目的互联网产业“高地”。

这是一个埋头苦干的年代——

走进中国第一家农民工博物馆,扑面而来的是电钻、安全帽、工服,逼真的制衣车间,五颜六色的IC电话卡,盖着各地邮戳的信件……

“农民工”,改革开放的“时代词汇”。40年来,数亿农民为了生计和梦想,从穷乡僻壤奔赴希望的城市,形成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迁徙。重庆永川农民康厚明,是其中的一员。

1979年,16岁的他怀着“盖房子、娶媳妇”的梦想,到一家机械厂当临时工。他挖过煤,架过线,修过路,造过桥,什么脏活累活都干过。

“最惨痛的是在广州打工,想多挣点加班费,左手大拇指指甲盖被机器切成两半。”至今,缝针的印记依然清晰。

2008年,农民工康厚明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从风餐露宿的施工现场走进人民大会堂。“有人说我创造了历史,其实不是我,是我身后的2亿多农民工。”

那些背井离乡的艰辛、辗转迁徙的劳累、泪眼婆娑的离别,已淹没在40年改革洪流里。但他们用汗水浇筑的摩天大厦、桥梁道路,永远镌刻在改革开放的恢弘史册里。

10

这是位于北京金融街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总部大楼前的石碑(1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这是一个负重前行的时刻——

1996年10月,刚满30岁的河北石家庄人杨千惠最怕的事情发生了——下岗。

“在国营单位工作这么多年,突然通知你下岗,就像有妈的孩子,一下子妈不要你了……”杨千惠惊慌失措。

她开始打零工、摆地摊、搞推销。

2003年,杨千惠当起月嫂。如今组建家政公司,带动数万名困难姐妹就业。

下岗潮,国企改革进程中悲壮的一幕。十几年间,全国数千万职工失去“单位”依靠,在市场浪潮中搏击。

2002年至2011年,全国累计有4700余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创造属于自己的荣光。

美国劳工部发布统计报告,中国的劳动参与率达到76%,遥遥领先其他国家。西方人“惊呼”:“可怕的76%,你们中国人就不需要休息吗?”

因为改变命运的渴望如此强烈,因为追赶时代的脚步如此急迫,中国人民扬鞭奋蹄,用40年走过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发展之路……

编辑:杨岚

关键词: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 改革开放40周年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