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北京市东城区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 北京市东城区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

田伯平:如何发挥东城区历史文化在构建“首都风范 古都风韵、时代风貌”中的核心作用

2019年01月08日 09:36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田伯平

文化体育界别委员 北京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 秘书长 田伯平  摄影:张传东

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如何发挥东城区历史文化,在构建“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中的核心作用。认识比较粗浅,请各位领导、各位委员批评指正。

其实我选择这个题目,有两个目的:第一个目的,就是我们参政议政的必答题,想就这个问题,谈点儿我个人的认识;第二个目的就是想借这个题目夸一夸我们的东城区政府。在构建“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这个过程中,我们东城区政府已经做得很好了,成绩也是显而易见的。我这个人有个习惯,不管多忙,我都坚持看新闻,看咱们北京的新闻,看中央台的新闻频道,就是时间错过了也要回放再看。同时呢,我参加活动比较多,走的地方也就比较多,能亲眼看到我们东城新变化。近一年来,我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是我们东城各部门及属地街道的共同努力下,“百街千巷”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富有成效,打赢了一系列攻坚战,办好了老百姓家门口的事儿。老北京的风貌在渐渐的回归,老北京的胡同也越来越有味道。我记得北京新闻有一个系列节目,就是说疏解整治促提升的事,我看到了我们东城有好多街道胡同都榜上有名,灰色的砖墙,一个接一个的门楼上能看到精美的砖雕,走进胡同,各种传统门楼跃入眼帘。还有修缮的名人故居、博物馆、传统公园等等,都让人感受到传统与现代融合的美感。由此,我看到了区政府在“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打造中有计划、有方案、有步骤的,正在稳步的向前推进,成绩显著,硕果累累。应该为我们东城区政府勤政为民的精神和务实的工作作风,点一个大大的赞!

东城区,是首都功能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地区。如何在这个新时代擦亮古都风貌这张“金名片”,是我们东城人民面对的重大课题。今天,我主要在文化上谈一些个人观点。

首先是,在景区修缮改造中注重文化内涵的建设。我们东城区名胜古迹很多,像故宫、天坛、雍和宫都称得上是世界级的文物,本身文化内涵就厚重深远。那这些是不是就不需要打造了呢?不是,我觉得还需要更深的挖掘,把最经典的东西表现出来,让每一个到过这里的人都留下深刻的印象。说到这里,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记得二十多年前,我去日本东京办个人书法展览,在展览之余,有一个叫大角凡撤的日本友人,他当时是日本书道会的会长,他带我去京都领略一番京都的文化。日本的京都是一个古都,它的古建筑保存最完好,文化感也是最佳的。那天我们正好赶上一个祭祀活动,据大角凡撤介绍,这个活动延续了一千多年了,这是一个寺庙每年固定的祭祀活动,参加活动的人都身穿传统的服装,做着传统的动作,按固定的线路巡行,道路两边围满了游客,十分壮观。因为我当时在现场,给我的感觉特别震撼,到现在我都记忆犹新。因为世界各地的游客都知道了日本的京都有这么一个活动,每年都有世界各地的游客来一睹风采。在巡行达到高潮的道路两边,设有有价参观席,必须提前很长时间订票。由此我想到,就是这么一个寺庙的活动,就能影响世界各地的游客,而且千年不衰,这里边有值得深思和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嘛。其实,文化说白了就是一种感觉,就是一种共鸣,就是一种认知,只要大家对那种营造的氛围引起共鸣,就能从心里产生一种认同感,文化的作用也就发挥出来了。我小时候住在崇文门磁器口的清华街,离天坛特别近,走路也就是十分八分钟的就到了,记得小时候早晨起床后,我外祖父就拉着我去天坛练少林武功。那个时候的天坛给我的感觉特别神圣,那可是皇上祭天的地方啊,总是想象那得是多么宏大的场面呀!而且那时的天坛郁郁葱葱,似乎藏着多少秘密,一到夏天百鸟争鸣,清新自然。人在其中很自然的就让人觉得有历史感厚重感。现在在走进天坛,似乎这种感觉没有了,给人带来的就是浓浓的商业味道,人声鼎沸,嘈杂喧闹。如何才能让他重回往日的宁静,重塑往日的文化内涵,这是一篇大文章,不是说说那么简单,今天说到这个话题,就是谈个人感受,就算是抛砖引玉了。说到这里,我想到了咱们的南锣鼓巷,这条街过去很平常,就是老百姓过日子的一条街。可是经过打造,挖掘出了它的文化价值,成为了我们古都风貌的一张名片。这个思路很值得推广。

其次是,在街道美化过程中注重传统文化的展现。王府井大街是我们东城著名的一条街,这条街与我们儿时的感觉有着天壤之别了,它现在是更现代、更宏伟、更豪华了,有了世界大都市的气质。虽然它可以跟日本东京的银座、法国的香榭丽舍、美国纽约的百老汇相媲美,但文化味道似乎淡了一些。过去的王府井,从南数到北,马路两侧基本上都是存在多少年的传统老字号。记得有一本长篇小说《穆斯林葬礼》,里边写到主人公的爸爸到王府井的东来顺吃涮肉,把东来顺的位置,她的爸爸每次进店坐哪个位置,东来顺的肉片儿小料等等等等,描写的淋漓尽致,整个一个东来顺的科普文化。现在在找这个店面,恐怕是面目全非了。我觉得,今后在打造古都风韵的过程中,要保护好这些传统文化,保留好了,就是一个活化石,这种传承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另外,书法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具传统的文化,有的街道店面完全可以用书法美化,细想一下,那些传承下来的老字号,都有一块儿用书法书写的响当当的牌匾,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独一无二的,我觉得以后要提倡使用。我作为一名书法工作者,很愿意在这方面为打造古都风韵做出积极的贡献。

最后是,在区域勾画设计中注重人文情怀的打造。一个城市,文化的渗透力越强,这个城市文化气息就越浓。北京是一个历史感特别厚重的城市,它独特的皇家文化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东城正处于皇城根下,我们有着得天独厚的皇城文化,我觉得在轰轰烈烈的区域勾画设计中,注重一些细节的东西,多注入一些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人文情怀。其实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最主要的还是从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抓起,这是人文情怀的主要内容。记得小时候,人与人之间、邻里之间总是那么和谐,透着北京人的豪爽大气,闲适的那种生活情怀也装点着人们的生活,遛鸟儿的、养鸽子的、在电线杆子底下下棋的,构成了一幅幅的生化图画,风和日丽,微风徐来,头上不时的飞过一片鸽子,哨声阵阵,由近及远,那种感觉多有文化韵律呀!我们美协有一个叫马海方的,他就是画老北京风情,现在已经成为了马海方的一个个人标签。北京的生活带给他的是厚重的文化底蕴,所以说,老北京的生活处处充满着文化,这就需要我们在努力打造古都风韵的过程中深入的挖掘,精心的打造,为后人留下一笔文化的财富,为历史留下印记。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文化 古都 东城区 风韵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