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焦永利:聚焦“双重整合”,探索“未来城市”的中国方案

2019年01月08日 14:28 | 作者:焦永利 | 来源:光明网
分享到: 

四、 双重整合:做好“未来城市”的研究聚焦

凯文·凯利在《必然》一书中提出:“技术都会有一个前进的方向,我把它叫做必然,就是这个趋势像重力一样,一定会发生。比如有了芯片、电波等,必然会出现互联网,会出现手机。……我相信这些趋势是可以预测的,但是它的细节无法预测,比如电话一定会出现,但苹果不是;网络一定会出现,但Twitter不是。我想讲一些长期的趋势,这种必然的趋势都是交织在一起的、互相依赖的,但最后朝同一个方向前进”。

正如这段话所言,今天我们研究未来城市,有很多细节是无法预测,但是一些大的趋势可以预判。总体而言,面向“未来城市”需要城市研究的范式变迁,时代呼唤一个新的认知框架,这样一个框架应当走向“科技-产业-空间-治理”联动整合的方向。在这一认知框架下,聚焦“双重整合”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首先,需要整合描摹科技、产业新趋势的总体图景,分析这一图景对城市磁体、容器功能的系统影响;其次,根据从历史回顾中汲取的经验,新科技、新产业带来的冲击最好能够提前思考治理应对,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做到“治未病”。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层整合聚焦,那就是整合描摹科技、产业总体趋势,对城市的影响。

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曾言:“科学最明显的特征是其应用特性,使我们有能力做许多事情。……科学带来的做事能力本身是有价值的,至于结果之好坏取决于它如何被运用,这是所有社会与科学之间关系问题的根源。”这段话对研究未来城市很有启发,启发我们要将科学的应用特性与社会发展、城市发展结合起来思考。

在这方面,笔者近年来持续做了一项工作,把能够收集到的国内外一些权威机构发布的科技、产业中长期趋势研究报告汇总起来,在此基础上再做趋势整合判断,并思考对城市的影响。这一工作产生出几项基本认识:(1)创新无界。这是指世界越来越形成一体化的市场,未来城市真正可持续的竞争力是创新能力,并且,根据城市经济学中“基本部门”的概念,哪怕是在一个很小的产业方向上,城市的基本部门所面对的就是全球市场。按照波士顿咨询的研究,未来的产业演进方向将形成五大主题,分别是智能、高效、健康、绿色、求知;(2)大云平移。这是指大数据、云计算、平台经济、移动互联网及物联网。我们马上进入5G时代,这些技术既是新的产业方向,也是各类产业的共性、新型基础设施;(3)以人为本。围绕人的健康、物理增强、情感需求城市重要的创新主轴,AR、VR、精准医疗、人体外骨骼、纳米医疗机器人等先进科技方向都是重要体现;(4)军民融合。历史上,诸多尖端技术是首先满足军队需求而孵化的。美国的DARPA就孵化了我们今天熟知的很多技术。我们中国在中央层面成立了军民融合委员会,中央军委也设立了科技委,相信军民融合的科技创新将会出现显著进展;(5)研发致胜。硅谷非常强大的能力是研发,如果未来的城市把这个关键环节做好,再加上基础创新,就很可能形成超越硅谷模式的创新生态;(6)治理缺口。说了许多令人振奋的趋势,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大多数城市现行的治理体系和呼啸而来的未来科技产业变动之间存在显著的缺口。很多城市管理者对科技、对科学的认识,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对科学的考虑,需要进入一个更新换代的阶段。

综合判断,未来科技进展带来的最大变化是改变了城市运行中“分析复杂数据-发现规律-做出决策”的速度,这一流程迭代的速度加快。因此,未来城市应该追求的是这种“创新迭代能力”,而不是静态的产业选择。未来的城市必须要构建可持续的创新迭代能力,这是根本性的变化。

第二,在上述第一层整合聚焦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分领域刻画科技、产业新趋势对城市带来的影响及其治理应对,做好“挑战-回应”的整合研判。

以变化最为突出的交通领域为例,我们可以分析一些变化并对治理变革做一些预判和思考。交通领域即将到来的无人驾驶、飞行汽车、新能源体系等变化必将对城市作为容器带来深刻的影响,对城市的“点、线、面、空”都有影响。导致城市走向更加广域化、均质化、立体化,让距离的约束变小。当前的地铁通行速度及接驳体系决定了30公里左右是同城化的范围,而未来飞行汽车时代,很可能通勤范围百公里都是可以接受的。同时,新的交通技术还将带来新的工作场景、生活场景。同时,这些变化在带来便捷、机遇的同时,也会对城市治理带来冲击。例如,共享经济的提出者罗宾·赛斯女士认为,未来的汽车就是稀缺道路资源上移动的一些金属盒子。未来真正稀缺的是街道资源、空间资源,这个资源如何高效而公平的分配是一个问题。同时,当前很多城市修建、维修、养护道路的资金是来源于汽车、汽油的税收,但未来新能源体系下、共享经济模式下,会对政府的税费收入带来冲击。政府的收入没有了,怎么去更好维护我们的空间设施?因此,应该从完善治理的角度,统筹思考未来的路权分配、无人车监管、能源体系、税收、数据运用等等。

在通讯技术领域,虚拟现实、混合现实等技术会打破空间、时间限制。更重要的是随着数据采集的丰富度提升,未来会出现“虚拟人生”。如同雄安新区提出的“数字孪生城市”,未来城市会有一个在云端的映射,未来的人也是一样。世界经济论坛曾发布一份报告--《数字世界里的身份》,主要结论是网络上关于每个人的多源数字资产如果能够整合起来,那就是一个虚拟空间的“你”,它甚至比你自己还了解你自己。这就会带来治理挑战,这些个人数字资产如何确权?是否需要征税?如何保证安全?欧盟出台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GDPR法案),已经开始对这套体系进行优化治理。

另外一个影响广泛的技术是物联网,我们即将进入的泛在传感的5G阶段,对城市最大的影响在于是否会导致“平行城市”的出现。什么是平行城市呢?就是和我们的生活城市分开来的制造城市,因为越来越多的技术能够支撑一个机器人、自动物流系统构成的生产型城市,这也可能导致城市规划经典的“功能分区”思想进一步迈向“功能分城”。此外,还有人工智能对于城市就业的冲击与影响,2018年世界银行的旗舰报告就叫《工作性质的变化》。

上述种种都继续印证着历史的规律,那就是,新的科技、产业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需要治理应对。面对未来的这些变化,城市病的治病模式要从治小病到治大病,进一步走向真正高明的“治未病”,这方面还需要很多的思考。

五、 未雨绸缪:迈向“未来城市”需系统升级城市治理

综上可见,在生态文明和信息时代进一步迈向未来城市,需要对城市治理进行系统的升级,而非简单的技术应用。

纵观人类的发展进程,有一条清晰的线索,新的技术会引发一些场景变革,带来新的问题,然后人类做出政策应对,进而形成一个阶段相对稳定的治理体系。其中的一个关键阶段是从政策到治理,因为新问题刚出现的时候肯定考虑不够周全,先是出台一些短期的对策,随着经验积累,这些对策不断体系化、系统化,就形成了一个时期相对稳定的治理框架。

上述应对历程可以拆分为两条线:一条是问题线或冲击线,另一条是应对线或治理线。两条线彼此交织、此消彼长、动态演进。新变动带来新问题,但与此同时,新技术也会带来人们思维观念的调整与解放,带来新的理念与新的技术手段,从而提升我们应对问题、化解问题的治理能力,“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这就是优化治理的辩证法。

比如,在自动驾驶、共享经济的环境下,车辆成为工作和居住场所之外的“第三空间”,会带来城市空间的释放和再配置。节省出来的城市空间怎么变?转做哪些功能?需要去思考。还有郊区化的新应对,随着可移动性的大大增强,许多人会住到更远的地方,很多人会想去农村盖一栋喜欢的别墅,未来交通条件可以支撑,但是对空间管制提出重大考验。因此,目前自然资源部推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完善,在生态文明的背景下加强国土空间管制,确实是非常必要的。此外,未来新的设施、街道、场景,都需要开放性的思考。比如,未来规划新城或者在老城的存量更新中,是不是可以把通风廊道也预留做飞行汽车的通道?因为即便飞行汽车技术成熟了,也不可能在整座城市上空满天飞,需要空中的通行规则管制。

再比如,在城市建设机制方面,根据厦门大学赵燕菁教授的相关研究,目前中国城市的投融资机制是非常有优势的一套体制,因其资本创造功能是人类历史上所罕见的。尽管如此,学术界、政策界也普遍认为这套体系未来需要根据新的形势来调整优化。关于城市的治理结构,政府和市场、社会的力量之间如何做好相应的分工和补充,也需要认真思考。正如前文所分析的,未来城市会形成一个与物理镜像的虚拟城市,居住其中的人也会形成一个对应的虚拟人。也就是说,未来许多企业、政府会运用这些数字资产去开展很多的商业活动和公共服务。这就要求治理上的变革,明确这些数字资产的权属与运用规则、税收安排。因此,数字孪生城市不只是技术问题,后面还有大量的治理问题,也就是说这个云端虚拟的城市本身也是需要治理的,也需要一套治理规则。

这些未来城市的治理需求,诸如空中交通条件下空域资源的规划利用和管理,城市广域化的管制策略和规则,新型基础设施的投融资机制,创兴生态体系的优化迭代等,目前都走到了需要系统谋划的阶段。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聚焦“双重整合”,构建针对未来城市的理论框架。第一重整合是对科技产业变革给予城市的综合影响进行整合分析和图景描绘。第二重整合是针对科技产业的带来的影响及其治理应对这两大方面进行整合分析。

第二,面向新的科技产业变革图景,加强顶层设计。在通过理论研判辨析未来城市若干重大变革的基础上,构建新的理论、理念、制度、政策相衔接的体系,用新时代的一整套思维方式去谋划和营造未来城市。

第三,拥抱技术革命,提升城市治理的规模化敏捷能力。规模化敏捷是产业领域在信息化时代的一种目标的追求。当前我们的城市治理体系中,大多数政府实际上还处于工业时代的信息反馈模型之中,和市民、企业等管理服务对象之间的交流模式需要尽快跟上智能时代的步伐。当前的技术变革越来越支撑公共管理、城市治理就像商业领域那样走向规模化的敏捷。例如,人工智能可以承担很多任务,例如,未来可以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一位虚拟市长,训练并培训人工智能对城市的理解,由其对居民的简单诉求进行实时交流互动。我们看到技术正在赋能这样的精细化和更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出现。

总而言之,未来城市的发展与治理需要理论的重构、理念的转变、领域的拓展、方式的转型、手段的革新,在我们能够看到的很多短期框架的积累基础之上,进一步实现系统整合与升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奋发有为,锐意进取,人类社会就能更好前进”,相信中国的未来城市实践能够为世界贡献一份整体性的“中国方案”。

编辑:位林惠

1 2

关键词:城市 未来 治理 科技 发展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