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众说 众说

"小罐茶大师作"该跌下"神坛"了

2019年02月11日 16:16 | 作者:蒋萌 | 来源:人民网
分享到: 

背景:在广告狂轰滥炸下,小罐茶火了,以所谓“八位制茶大师手工制作”为噱头,创造了年销额20亿元的神话。有好事者算了一下,一个大师一年要炒2.5亿元的茶,再折合价格,每天要炒出220斤净茶、1466斤鲜茶叶,顶近40个顶尖的茶娘,由此嘲讽:小罐茶大师会不会累坏了?小罐茶茶业有限公司回应,从未发布产品是大师“手工炒制”的信息。“大师作”中的“作”指的是大师的作品,并非大师亲手炒制。一些网友反驳道,“小罐茶大师作”的“作”,原来不是代表炒制,难道是“炒作”的意思?

钱江晚报发表项向荣的观点:近些年茶叶价格飙升,最高纪录曾经达到一克陈年普洱茶的拍卖价超过了一克黄金的价格,让人吃惊中国传承千年的茶叶为啥会成暴利行业?个中原因,除了茶叶种类众多定价困难、收藏热潮所带来的价格飙升之外,资本的炒作是价格飙升的推波助澜之手,此次小罐茶事件的出现更是体现了一种过度营销。说起小罐茶,说过了它的“大师作”的虚假宣传,还得说说其身后的小罐茶业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杜国楹。杜国楹被称作“营销大师”,曾一手打造背背佳、好记星、8848钛金手机,所以看这些广告都是一个尿性。如今提起小罐茶,不少年轻人也能随口说出一溜段子:“喝着小罐茶,用着8848钛金手机,这可是成功人士的样子。”此中原因,就是小罐茶被操作成为了一种奢侈品,喝小罐茶被标榜为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一旦一种消费品被这样定价的话,那么它的对标价格就不再是同类的其他产品,非得摆出一副不同凡人的架势,以超高售价销售。茶叶是一种平民饮品,我们并不排斥该饮品有高中低档,但是小罐茶这种虚假宣传的方式,甚为不妥。你走奢侈高端路线,让一般人买不起,让买你产品的人喝上后有成功人士的感觉,那是你的本事,虽然不符合社会的总体导向,但毕竟是你的商业自由,但如果你得寸进尺,还要搞个虚假宣传,那就是错上加错,让茶叶都变了味了。

小蒋随想:“‘大师作’中的‘作’指的是大师的作品,并非大师亲手炒制。”听了小罐茶官方的这个解释,学过语文的人恐怕都会觉得很矛盾。不是大师做的,还好意思说是大师的作品,不是挂羊头卖狗肉吗?而且,小罐茶的广告历历在目,某位大师亲自焙火、炒茶、不断翻炒,言之凿凿地说,做好茶要经过多少道公序、翻多少遍、付出多少精力,最后还摇着小罐茶,伴随着沙沙的声音说“好听吗,好听就是好茶”。如果小罐茶不是大师亲自做的,让他出镜表演这一套,还“嫁接”上他摇晃小罐茶,不是虚假宣传是什么?众所周知,但凡昂贵的东西,往往标榜能工巧匠纯手工制造。这里的能工巧匠和“血汗工厂”里那种计件工绝对是俩概念,他们呕心沥血做出来的东西,才能被称之为“作品”,而不是“产品”。既然是呕心沥血的“作品”,必然稀少,不可能“贱卖”。说到“作品”稀少,还有一位小罐茶大师在广告里说,小罐茶的选料极为严格,“一个人一天只能采个二三两”。可回过头一算,别说一个大师一天要炒出220斤净茶、1466斤鲜茶叶了,就是“一个人一天只能采个二三两”,得动用多少人采茶,得有多大的茶园供小罐茶天天可劲儿“掐尖”?小罐茶营销成功,恰恰是因为其描绘了“大师与精品”这两个关键词。倘若这两点并不存在,甚至是胡说八道,被架上神坛的东西,能不跌下来吗?不要试图和消费者说什么大师监制或顾问。这年头监制不监、顾问不顾多如牛毛。何况,转念想想那些大师是否禁得住推敲,可能也悬。一些人被忽悠花高价买了名不副实的东西,气本就不打一处来,还想继续蒙蔽人家,真当人家“人傻、钱多、快来”吗?对于这种明显的虚假广告,有关部门恐怕也不能作壁上观。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罐茶 大师 茶叶 神坛 茶,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