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王小川:带着AI“助理”上两会,体验人工智能就在身边

2019年03月05日 12:00| 作者:位林惠 解艳华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5日电(记者 位林惠 解艳华 )“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的网友大家好,我是全国政协委员王小川的AI合成助手。”一块蓝色的屏幕上,王小川委员正在跟我们打招呼。咦?等等,你不会真的以为屏幕上的人就是王委员本人吧?那你可大错特错了,这是搜狗去年推出的全球首款定制化、实用化产品——AI合成主播。

刚刚的画面,是根据王委员本人的声音、唇形、表情动作等进行提取,通过语音合成、唇形合成、表情合成及深度学习等技术,创造出能和王委员一样说话的AI合成助手。今年两会期间,王小川带着它上两会,也让更多人一同体会人工智能其实就在身边。

谈到人工智能,一直在该领域深耕的王小川在今年两会期间提交的提案便与此有关,他从人工智能服务民生的角度出发,建议加大人工智能领域的公共数据开放力度和广度,开展应用试点示范,完善配套管理体系,以提升全社会公共服务效率,助力增进民生福祉。

王小川缘何提出这样一份提案?答案与他的经历有关。

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实践者,王小川在过往的经历和调研中发现,目前中国的公共数据还掌握在政府手中,对公众的开放度还不够。因此他呼吁,在人工智能全球化竞争激烈的当下,需要有节奏地开放公共数据,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数据基础,在吸引更多机构参与使用的基础上,把数据转化成民生所需要的服务。王小川举例说:“可以将这些数据运用到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数据的开放将促进人工智能的使用,最后惠及到百姓。”

那么,人工智能如何在医疗和教育领域发挥作用,进而服务民生?对此,王小川有自己的思考。

“看病难”一直是备受关注的一个话题,在未来,将人工智能赋能医疗,或许可以有效缓解这个难题。

王小川表示,数字家庭医生是人工智能加医疗的典型范例,它有望在基层医疗资源供给方面带来帮助。王小川说:“通过借助顶尖医院和医生的知识和经验训练数字家庭医生,再由数字家庭医生辅助基层家庭医生,进而达到提升医生的诊疗能力和服务效率,缓解基层家庭医生总量不足和分布不均的问题。”

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同样是民生领域的一大痛点,然而有了人工智能,这一难题的解决便有了切入口。

王小川拿去年倍受热议的文章《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举例说,“成都七中网校是目前最成功的网校之一,它已经以成都七中为中心,覆盖了云南、贵州、四川、西藏等地近600所学校,每年有一万多名学生因此受益。”看到此举切实惠及到大范围学生群体的利益,王小川表示,如果想继续提高贫困地区学生的知识素养,未来将在个性化教育上持续发力。对此,他有两点思考,其一,采用双师制,让远程名校的优质教师和终端教育资源贫困地区的年轻老师搭档,通过互联网形式进行组合,参与到直播或点播中。其二,通过收集教学临场数据,帮助老师了解现场学生到底听懂多少,进行个性化定制教学。王小川说:“教育信息化的未来是实现教育的个性化,既让北上广等地优质的教育资源通过远程教学辅导学生,又能通过人工智能收集每个孩子的知识掌握度、学习状态等,以更好的做到因材施教。”

在一个小时的采访中,王委员虽句句在谈人工智能,但说到底,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服务民生才是他最热切关注度的内容,这不得不让我们看到作为政协委员的他身上所体现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对于过去一年的履职情况,王小川表示非常满意,“我给自己打满分,”他笑着说。殊不知,满分的背后,源于他对委员身份尽职尽责的自信,也源于他履职成果带来的底气。

去年,他提交的一份科技领域提案被收录到《关于推进科技成果评价和奖励制度改革的建议》中,该提案被确定为“重点提案”,并以提案办理协商会形式进行督办。随后,财政部、税务总局、科技部联合下发《关于科技人员取得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在该通知中,也部分采纳了该提案的建议。

2019年全国两会业已启幕,王小川也对今年的履职工作提出更高要求,“作为一个政协委员,我希望能够将我对行业发展、国家建设、社会进步等方面调研思考的成果,通过提案的方式表达出来,履行好政协委员的职责。期待自己的提案能够被采纳,为国家社会尽自己的力量。”

编辑:张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