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委员讲堂委员讲堂

带着好情绪去追梦

2019年03月05日 17:54 | 作者:徐凤芹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中医将人的情绪分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七情太过或不及,都会影响身心健康,其中喜、怒、忧、思、恐为五志,五志与五脏有着密切的联系。早在两千多年的《黄帝内经》中就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等理论,此观点被历代医家应用于养生学中,情志调摄对于防病祛疾、益寿延年起着不可低估的微妙作用。比如,“‘相火’多起于情志妄动”,是中医名家朱丹溪提出的观点,作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其灵活运用情志治病的典故也被传为美谈。

相传,朱丹溪曾诊治过一名书生,这位书生不久前刚失去挚爱的妻子,甚是悲痛,一连几天沉默不语,不思饮食,人也日渐消瘦。书生的家人邀请朱丹溪前往诊治,在给书生诊脉之后,朱丹溪一脸认真地说,“恭喜啊,你这不是什么病症,而是将要有喜啊。”话音刚落,书生不禁哈哈大笑,并嗤之以鼻,指着朱丹溪说:“你真是徒有虚名,我乃堂堂男子,哪来的喜脉?”后来,书生逢人就讲这事,边讲边对朱丹溪予以讥讽,而就在不知不觉中,书生的精神和胃口也渐渐好转,身体逐渐痊愈。后来,这名书生终于明白了朱丹溪的用意,特意登门道谢。

《愚庐随笔》也曾记载过一例情志相胜治病的医案。“孙姓童,一日游寺观,见神像有须,试拔之,得一茎,归告其母。母信佛,吓之曰:‘今夜神必来捕汝,其慎之。’童信其言,恐惧万状。入夜果寒热剧作,延某名医往诊,医询得真情,因谓之曰:‘神像泥塑者也,拔一须无碍也。’童不信,医佯为愤怒,谓童曰:‘我往拔以示汝’,旋返,出须示之,童遂悦服。翌日热降病愈,其实医生示看,乃猪鬃也。”这个故事是说,一名孩童因恐惧导致寒热剧作,解除恐惧后不药而愈。

上述两例医案故事,其实都说明了一个医理——情志可“致病”,也可“治病”。这一医理,《黄帝内经》也有记载,并提出了应用五行生克制化规律而制定的“情志治病”原则,即用互相制约、互相克制的情志来转移和干扰原来对机体有害的情志,借以达到协调情志的目的。如,喜伤心者,以恐胜之;思伤脾者,以怒胜之;悲伤心者,以喜胜之;恐伤肾者,以思胜之;怒伤肝者,以悲胜之等。

了解点儿中医医理或者医案故事,对于缓解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以及紧张焦虑情绪,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紧张、抑郁、焦虑等异常的情志活动越来越多,由此而带来的情绪失控以及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状况,在临床上也越来越多见。而这些失控和失调现象,又会引起患者阴阳紊乱,百病丛生。

现代心理学也认为,抑郁、紧张冲动、焦虑不安等均会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如失眠、溃疡病、高血压等,都与患者的情绪失衡有关。当不良情绪堆积时,情绪就成为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毒药”。但情绪是毒也是药,且是一剂免费的救命“良药”。

那么,如何让情绪成为延年益寿、防病治病的良方呢?首先,努力培养自己应对消极事件或者复杂事务的能力。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时常反省自己,戒除吸烟饮酒、熬夜、暴饮暴食等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积极与身边的人沟通,协调合作;第二,学会使用运动移情法。当思虑过度心情不快时,应外出旅游或锻炼,让山清水秀的环境帮助自我调节消极情绪,使人陶醉在蓝天白云、鸟语花香的大自然里,让情怀得到舒畅,让烦恼被忘却;第三,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积极参加团体活动,减少“宅”的时间,定期和朋友、家人聚会。七情之病者,看书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第四,通过多种途径及时排解工作、生活中积攒的不良情绪,或求助于心理、精神科医师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治疗。

一年之计在于春。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都能做情绪的主人,以健康的身体和乐观的心态迎接挑战,为实现自己的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情绪 书生 情志 朱丹溪 追梦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