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庆文委员:从田间地头寻找文化产业原创力

2019年03月05日 19:25| 作者:徐金玉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5日电(记者 徐金玉)“在浙江青田有这样一对夫妇,2005年以前,他们延续着祖祖辈辈的种稻养鱼生产方式,早出晚归,年收入却只有几千块钱;2005年以后,他们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年收入能达到七八十万元!”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地理资源所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闵庆文说。

是什么,让这个家庭有了“脱胎换骨”之变?

闵庆文缓缓道出了一个词——农业文化遗产。2005年,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成为了我国第一个、世界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而正是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与保护,成功助推了这些贫困户脱贫致富。

“讲文化扶贫,不应当停留在文化艺术和精神层面上给予贫困地区帮助。实际上,很多贫困地区有着特殊的生态、文化、景观资源,农业文化遗产就是宝贵的财富,通过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和保护,可以成为他们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闵庆文说。

闵庆文是行走在中国大地上的农业文化遗产专家,他用脚步丈量农业中国,也在这其中发现了农业文化遗产与脱贫攻坚的关系。“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包括了由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全球重要文化遗产和由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认定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已经分4批发布的91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分布在104个县区市,其中就有40多个属于国家重点贫困县,是实施精准脱贫的重点地区。”

闵庆文说:“这些地方绝大多数位于高原、山区、洼地、旱地以及其他重要生态功能区,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是,它们生物资源丰富,还有许多本土性农业物种,生态环境良好,是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传统知识丰厚,依然保留着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资源管理技术;文化资源富集、乡村景观优美……这些农业文化遗产不仅具有历史价值,对于当下和未来,特别是对于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同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闵庆文看来,这些看似不起眼、甚至被许多人误认为是落后的生产方式的农业文化遗产,都是“宝贝”,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后发”优势。

那么,农业文化怎么才能实现产业化,进而接动更多农民致富?

“在文化扶贫中的高频热词——非遗,就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农业,或者与农业直接相关,这样的例子枚举。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中,有一种文化形式叫鱼灯舞,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的老百姓,一边唱歌一边劳作,创造的哈尼四季生产调、哈尼哈巴等都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的侗族大歌,更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农业文化遗产系统中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可以成为文化扶贫的重要力量!”闵庆文如数家珍。

将文化与生态、农业、旅游结合,助力精准扶贫,是农业文化遗产地发展的主要方向。“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农产品,不仅是优质特色农产品,更是有文化内涵的生态农产品,有着显著的地域特点和文化符号,通过生态地理标志认证、文化价值发掘与遗产品牌打造,可以提升产品的销售价格和附加值。”闵庆文说,“更重要的是,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可以促进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农产品加工、食品加工、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生产链与价值链延长,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反过来也有利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来自城市的游客到遗产地来,不仅能享受视觉盛宴,还能在农业文化的浸染与体验中,获得心灵的洗礼和精神上的满足。”

“从农业文化遗产地的经验来看,要推进文化扶贫,一要扶志,即通过文化引导,让老百姓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不甘贫困的志气;二要扶智,要让他们有能力认识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并掌握市场开拓能力好而经营管理能力。文化扶贫,农业文化遗产大有可为!”闵庆文说。

编辑:刘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