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海委员:为民营经济发展定制“放管服”

2019年03月07日 23:37| 作者:刘洋 王双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7日电(记者 刘洋 王双)“‘放管服’这场刀刃向内的改革,在不断走向深入的过程中正释放出巨大红利,但作为市场主体绝大多数的民营企业,拿到的是‘K金’还是‘足金’?是否能拿到‘千足金’?还需要从工艺和技术上增强提炼水平。”全国政协委员王国海建议,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量身定制“放管服”。

王国海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目前,“放管服”还存在不少“杂质”——简政放权重体制内意图,轻体制外需求;重放权行为,轻简政成效。没有弯下身子倾听市场主体的声音。监管职权不够明晰,监管责任没有压实,监管水平有待提高。多了程序化,少了人情味,政商关系“清廉”之风浓了,但“亲切”氛围淡了。

“既然‘放’,就要‘放’得彻底。”王国海表示,要深度放。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资源的直接配置、对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变政府“端菜”为民企“点菜”,最大限度为企业减负松绑。要公平放。全面实施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不得以任何形式对民间资本设置附加条件、歧视性条款和准入门槛。

做好了“放”字文章,还要坚持“管”字科学。王国海建议,完善监管体系。构建立体式、开放型、现代化的多元监管体系。全面推行事中事后监管的“双随机、一公开”制度,使“放管服”释放的不再是“拼手气红包”,而是人人有份、各个平等的“普惠红包”。

如何让“服”字更亲切,使政商关系“清”上加“亲”?王国海提出,放下‘官念’,换位思考,提升服务体验。丰富服务内容,建立无还本续贷制度,落实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优化信贷审批流程,压缩企业信贷审批时间。强化服务实效,以“互联网+”思维贯穿服务全过程,将政府各部门的数据串联起来,实现实时的、便捷的数据共享,彻底打破“数据孤岛”、部门隔阂,解决各个信息系统间数据不能共享导致民营企业办事多跑路的问题。

编辑:刘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