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木华委员:美丽乡村,要过垃圾这道关

2019年03月07日 23:50| 作者:徐金玉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7日电(记者 徐金玉) 在农村调研、考察时,全国政协委员、江西农业大学副校长刘木华有时会闻到一股难闻的焦味儿。向着焦味儿传来的地方看去,能看到在垃圾池中的垃圾正在燃烧。

“垃圾收集在农村不成问题,但收集的垃圾如何处理,至今仍成为不少乡村环境治理中的一个难点。”刘木华说。“因为农村位置较为分散,农村垃圾点相应呈现出了多、散、小的特点。对农村来说,转运垃圾的交通成本是比较高的;而若推进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由于设施覆盖面窄,耗费成本较高,垃圾处理效果也会受到限制。再加上,部分乡村垃圾呈现周期性,面临的困难更多。”

正因如此,刘木华认为要正确看待农村垃圾和城市垃圾的不同,需根据农村垃圾特点,掌握方式方法。“处理农村垃圾时,重点是要将塑料制品、玻璃制品等垃圾分离出来。而那些可以通过转化、发酵成为有机肥的垃圾,可以就地取材、变废为宝、合理应用。”刘木华说。 

国外处理垃圾的方式,曾让刘木华耳目一新。他看到超市门口一般都会放置着一个设备——塑料瓶、玻璃瓶回收机。很多消费者是满载而来、满载而归。“他们来超市购物时,会将家里的空塑料瓶、玻璃瓶一同带来,回收后拿到现金,再到超市去消费。”刘木华说,据了解,当地政府部门会鼓励一些企业和超市合作在超市外面放置回收机,激励超市成为塑料制品、玻璃制品的“回收中心”,而消费者在处理这些垃圾后,又直接能拿到回报,去抵扣在超市的消费。

“一环扣一环,调动了各个主体的积极性,垃圾合理处理自然而然地成为全民参与、环保生活的健康状态。”刘木华说。

当下,农村垃圾处理是否也可以参考这种回收机的模式,鼓励农民把塑料制品、玻璃制品回收,并且加强对农民环保意识的培养。“农村是乡土熟人社会,普及效果可能会好。要建设美丽乡村,一定要方法到位、全民支持,才能跨过垃圾这道坎。

编辑:吴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