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全胜委员呼吁为县委书记县长建立专门的评价晋升机制

2019年03月12日 15:45| 作者:李将辉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12日电(记者 李将辉)“郡县治,天下安。县长自秦朝以来就不是一般的官,他们往往由皇帝直接任命,并要定期向皇帝述职和接受考评,并经常提拔优秀县级官员到朝廷任职”。接受采访时,葛全胜委员首先讲起了县官的历史。

“在今天,县委书记(县长)的作用依然非常重要。我给你说个数字。据统计,自2010年以来,县域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保持在50%以上。2018年,全国综合实力十强县的地区生产总值的平均为2193亿元,是阿里巴巴集团(以马云为领头人)等互联网企业前十强平均营业额的1.3倍以上!”

葛全胜说,全国现有县级行政区划单位2851个,这些县的县委书记(县长)肩负着几千平方公里地域经济发展和数十万甚至上百万民生改善的重任,只要得以充分发挥作用,他们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都不会亚于马云。

“县委书记(县长)虽然是处级干部,但很明显,与地市级以上机关单位的处级干部相比,承担的直接治理责任更重、压力更大,应基于他们的职业特点建立专门的评价晋升机制。”

“关键还要提高经济待遇,基层干部的待遇确实有点低。建议在现有工资待遇基础上,增设县委书记(县长)岗位津贴。”

葛全胜委员还建议为县委书记(县长)配备专职的决策智囊,“县委书记(县长)工作事无巨细、千头万绪,非一两人的智慧所能兼顾,应该配备一定数量的智囊人员提供决策支持。”

“应该打破入职和退职制度中的年龄“一刀切”,成为一个合格的县委书记需要在基层工作多年,人才难得,现在到年龄必须退休,对于这种重要的职位来说是一种人才浪费。

葛全胜委员同时认为应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他指出,因担心一旦失误会被“一棍子打死”,基层干部中“不愿为”“不敢为”的现象有所抬头。建议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将县委书记(县长)在推进改革中的失误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区分开来,以鼓励探索者、宽容失误者、纠正偏差者,真正将改革引向“深水区”、涌现新成果。

编辑:吴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