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留科委员:新技术,扮靓古遗迹

2019年03月14日 21:44| 作者:徐金玉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14日电(记者 徐金玉)紫禁城里过大年、紫禁城上元之夜,近段时间,将近600岁的故宫“逆向生长”,引起了不少人的热议和关注。全国政协委员、洛阳师范学院院长梁留科说,创意为故宫注入了年轻活力,也让更多国人看到了文物延绵至今令人震撼的生命力。

“让文物活起来”,一直是考古界、学术界探讨的话题。不少游客怀着对华夏文明的向往,在参观文化遗址前满怀期待,但常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有说头有讲头、没看头没玩头’的现象依然存在。由于很多游客都是外行,若不能生动地把文物的故事讲好、讲精彩,很难能让他们切身感受到文物的真正魅力。”梁留科说。

在他看来,场景空间的设计打造、虚拟现实的技术运用,是将文物活化的有益尝试。

“人们都知道洛阳纸贵、蔡伦造纸,可人们更多地是停留在知识层面,并没有看到过。抓准了这一亮点,我们学院的学生规划设计了一个穿越场景,既生动地再现了当年的造纸术,又将两个故事结合起来,让游客们感觉到妙趣横生。”梁留科说,“文物活化也是如此。可以通过场景,将蕴含的故事挖掘、呈现出来。”

在国外,一些废墟遗址的参观更为独特。观众需要戴着VR眼镜走进现场,一时间,他们犹如穿梭进时空隧道,纷纷惊叹于历史都城的繁盛辉煌。等摘下眼镜,都城又变废墟,历史的苍茫感油然而生。

“这种现代化技术的运用,让人如身临其境,谁能不被这样的遗址、文物、历史深深打动?”梁留科说,国内很多文化遗址都可以采取这种方式,相关部门需要顶层设计,更需要把历史研究透。

“例如隋唐大运河当年是如何发端、成长、没落的?这些内容都可以通过VR技术再现,让眼前的废墟活起来。”梁留科说,“文物活化是系统工程,要有意识地创新和尝试,才能让观众欣赏到文物的诗和远方。”

编辑:付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