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明委员:增强市场主体活力需要政企合力

2019年03月15日 10:38| 作者:王金晶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15日电(记者 王金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很多实质性举措。国家宏观政策对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利好不断,然而好政策离不开好部署、好执行,如果主管部门执行不到位,就会出现行政偏差,从而影响到最终的效果。”全国政协委员、民建福建省委主委、福建中华职教社主任吴志明对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优化营商环境既有信心又有一丝担忧。

如何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吴志明委员认为主要得从政府引导和企业自身建设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需要把中央的政策、措施落实到位,要防止为了规避担责,部门间相互推诿、不作为,而造成具体问题上让企业遭遇“旋转门”“弹簧门”。各系统政策上要优化衔接,相关部门要敢于担当,积极为市场主体提供优质服务。“比如,融资难融资贵是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银行是服务小微企业的重要职能部门。应当进一步明确小微企业的贷款资质,设制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上线,适当放宽小微贷款的风险系数,明确政策性宽容免责尺度。健全共享企业征信数据,提高银行服务企业的效率,减少银行的后顾之忧。”吴志明委员说,“法治环境与营商环境密不可分,是企业家信心的定海神针”;“政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直接影响到市场的可预期性,对于增强市场主体活力也尤为重要。”

另一方面,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也应积极修炼“内功”。企业需要在打造品牌上下功夫,需要持之以恒的定力,坚持主业,谋求点上突破。将自己的主要精力用在企业的运营和发展上。吴志明委员举了个例子:“在我国茶叶企业非常多,但在茶叶界有句话‘万家中国茶企不敌一个英国立顿’。我国现有各类市场主体9800多万户,但企业的生命周期并没有提升。数量多并不代表活力强,小舢板拼不成航空母舰,我们还需要注重提升企业的生命力和规模效应。”

来自福建的吴志明,对“晋江模式”十分推崇,在他看来,“企业不叫,政府不到;企业一叫,政府就到”是非常理想的政企关系。化解经济下行压力,必须激发微观市场主体的活力。吴志明委员建议,积极落实政府各项减负政策,增加政策透明度、有效落地率,让企业在申请享受政策优惠方面少走“远路”“弯路”;加大失信惩戒力度,推行涉政府诉讼案件异地审理制度,进一步营造诚信的社会氛围;逐步“变拨为投”,将一些政府专项扶持资金改变为政府股权投资方式,达到增加财政长期收益,加快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

编辑:刘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