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国家级非遗项目满族刺绣传承

2019年03月20日 14:47 | 作者:杨阳 | 来源:中国艺术报
分享到: 

国家级非遗项目满族刺绣传承人孙艳玲:不能依赖“输血”,而要学会自我“造血”

“魏璎珞同款”被国家级非遗项目满族刺绣第四代传承人孙艳玲穿到了两会上,一出现便引来诸多人围观,被问及这是什么刺绣如此立体美观,“这是靺鞨绣。 ”孙艳玲自豪地说,“电视剧《延禧攻略》中,魏璎珞衣服上的刺绣就是我们做的靺鞨绣” 。

“什么是靺鞨绣? ”“靺鞨绣是早期满族祖先民族靺鞨族人女性使用的手工针法。靺鞨族生活在中国的东北地区,因为天气寒冷,需要穿皮草御寒,而缝制皮草时如果用惯常缝衣服的‘一字针法’容易将皮草割裂,靺鞨族人在鸡爪足迹中找到规律,发明了‘鸡爪针法’ ,后来就形成了以‘鸡爪针法’为基础的靺鞨绣。”

不同于寻常绣娘多是温婉喜静,孙艳玲大大咧咧的性格让人难以将她与刺绣联系起来。她说,“其实我从小就是属于比较淘气的性格,一点都不喜欢刺绣”,那是怎么开始学刺绣的呢?“这还需要感谢我的姥姥,姥姥人缘好,经常帮邻里做绣品,她忙不过来的时候就让我帮忙,小时候的我根本坐不住老想玩,姥姥就用一颗糖作为奖励,我就这样被‘骗’着开始了学靺鞨绣。”从6岁开始,孙艳玲被姥姥一直“骗”着学会了各种靺鞨绣的针法,做了大量靺鞨绣的绣品,为孙艳玲日后的靺鞨绣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即使已经这样,孙艳玲在大学时还是选择了一个与靺鞨绣不相干的计算机专业。大学毕业后,孙艳玲也是自主创业,干起了职业技能培训学校。

这样看来,孙艳玲似乎与靺鞨绣无关了。但是机缘巧合下,孙艳玲的一个合作伙伴——日本的山本先生,想要找人给他的女儿绣嫁衣。因为两人交情颇为深厚,孙艳玲便答应下自己为他绣这件衣服。“日本人做事一贯严谨,山本先生对所绣图案的色彩搭配、花样设计等问题提出诸多看法,我们沟通了三个月才把图案确定下来。”孙艳玲说,从前都是姥姥拿绣样来,我就按照画好的样子绣,自己从来没想过这些问题。和山本先生的这次接触,极大触动了孙艳玲,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手中的靺鞨绣,“原来这里面还有这么多东西可以去探索、研究”。从此,孙艳玲不再排斥靺鞨绣,而是一头“扎”进了靺鞨绣中。

后来,找孙艳玲做靺鞨绣的人越来越多,她同姥姥、妈妈,三个人也忙不过来了。2005年,孙艳玲干脆就办起了靺鞨绣培训班,开始正式收徒弟了。最开始,孙艳玲招女工结果并不理想,“那时候的大环境不像现在这么好,靺鞨绣这种传统工艺并不受到重视,没有好的就业前景,人慢慢都走了。但是,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以来,传统手工艺的生存发展状况有了突飞猛进的改变。”孙艳玲说。

传统手工艺受到国家重视,市场需求量大大增加,如何让传统手工艺靺鞨绣转换为艺术品?孙艳玲开始摸索着创新,她说:“你生活在什么样的氛围当中,你就有一个这个氛围影响下的创作空间和创作灵感。我生活在东北,经常看冰雪,冰雪就成为我的创作灵感,我把‘鸡爪针法’与六棱的冰雪相结合,形成了我独特的冰雪靺鞨绣风格。 ”细细观摩孙艳玲的靺鞨绣作品,可见针法由大到小层层交替,立体感极强、色彩斑斓,犹如一幅幅写实油画般细腻。

现在,孙艳玲最开始只有几个人的培训班已经发展成了培训就业一体化的公司,公司的产品种类有服饰、艺术品等1000多个品类,现有女工人数也达到了1372人,几年间共培训了2万多人。“因为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大部分的妇女都在家务农,收入低也走不出去。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女工们不但收入提高了,还经常坐飞机到各地进行靺鞨绣技艺展示。 ”孙艳玲说。除此之外,借由黑龙江省和广东省两省合作,孙艳玲与深圳进行合作,在深圳建立了中国满绣博物馆,“借助深圳先进的设计,与时俱进打开世界窗口,争取让好的靺鞨绣产品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孙艳玲说:“靺鞨绣能有如今的发展,是遇到好机会了,也遇到好时候了,没有党的好政策,我也不可能走到现在。 ”

从绣娘到国家级非遗项目满族刺绣传承人,孙艳玲坦言心态不一样了:“以前我是渴望国家多给我钱,甚至看到国家给哪个非遗项目钱,我就想怎么不给我们的项目?但是现在不这么想了——非遗项目不能是依赖于国家给‘输血’,而是要自己学会‘造血’,否则就失去了生命力,甚至就会断档。为什么有那么多非遗项目失传了,就是因为不接地气了,逐渐就被社会给遗忘了。我就在想该怎样做好传承,不能让国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经费把我们扶持起来,到最后我们不能为国家做贡献,这是最可怕的。”孙艳玲说,尤其现在我又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我就应该为非遗代言、为匠人代言,更应该履行全国人大代表的职责把这些事做好。

孙艳玲此次两会带来的议案即与非遗有关,孙艳玲说:“中国名胜古迹众多,都极富当地人文特色和风格。但是现在各大景区里多是一些小商小贩的同类化产品,游客们也都已经厌倦了,为什么不给非遗项目一些机会?各地的非遗项目代表着各地域文化特色,让非遗传承人和非遗产品进到景区里,那么不仅能够丰富旅游产品市场,还能将具有代表性魅力的民族特色旅游产品,作为提升旅游景区品位的重要元素,既有效延伸了旅游产品链,提升旅游档次和品位,也让非遗项目得到了活态传承,有助于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非遗保护工作中。”


编辑:杨岚

关键词:孙艳玲 靺鞨绣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