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建议 建议

青藏高原正在变绿,是好事吗?

专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檀栋

2019年03月21日 09:50 | 作者:高志民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青藏高原正在变暖变湿

科学家口中的“第三极”以青藏高原为中心,西起帕米尔高原和兴都库什山脉,东到横断山脉,北起昆仑山和祁连山,南到喜马拉雅山脉。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被誉为地球系统科学的最佳“实验室”。

“这是地球上唯一兼具冰冻圈、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人类圈等六大圈层系统的土地。”从事高原科考近40年的姚檀栋说,青藏高原好比亚洲的“超级水塔”,数万条冰川和1000多个湖泊构成了这个水塔的巨型固态水库和巨型液态水库,亚洲十几条大江大河的源头都位于此。其任何一个圈层的些许变化,都会影响到周边众多国家的20多亿人口。

从事青藏高原研究几十年的姚檀栋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他介绍,过去几十年内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总体趋好,1980年以来,青藏高原增温强烈,2000年之后,变绿速率有减缓趋势且空间分布不均,表现为高原西南地区植被生长下降,而东部地区仍增加。

2017年,我国第二次启动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科考队员开展冰川、湖泊、水文、气象、高寒生态与生物多样性、土地资源变化等多学科综合考察。2018年9月5日,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的首期研究成果在拉萨发布,可以多角度解读气候环境的“青藏密码”。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发现,过去50年来,青藏高原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数量从1081个增加到1236个,湖泊面积从4万平方公里增加到4.74万平方公里;而青藏高原及其相邻地区冰川面积退缩了15%,高原多年冻土面积减少了16%。

变绿的青藏高原:喜忧参半

青藏高原变暖变湿的根本原因是全球变暖。

“而青藏高原就像一个放大器,放大了全球变暖。”姚檀栋说,目前“第三极”地区的升温速率是全球平均速率的两倍。

“青藏高原变绿,你觉得是好事吗?”姚檀栋院士反问记者。变暖变湿的青藏高原增温强烈,植被生长显著增加。

“其实是喜忧参半的,”姚檀栋院士解释说,气温高了,水资源多了,但“亚洲水塔”原有的平衡被打破,一些灾害就会随之而来。比如会对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带来直接威胁。

比如青藏高原碳汇功能显著增加,但未来气候变暖导致的冻土融化可能降低生态系统碳汇功能。

植被覆盖对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有直接影响。植物可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这种过程被称作碳汇。2000年以来,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每年净吸收0.51亿吨碳,占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的15%~23%。但持续快速增温可能导致青藏高原区域冻土融化,从而释放冻土中的大量“老碳”到大气中,加剧气候变暖。

其次,高山树线上升,增加了森林生物量,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另一方面,也压缩了高寒灌丛—草甸的生存空间,增加了种群密度及其竞争,提高了高海拔特有物种消失的风险。

数据显示,青藏高原拥有热带雨林至高山草甸的完整植被垂直带,以及北半球最高海拔的高山树线。调查结果显示,过去100年,树线位置平均上升了29米,最大上升幅度80米。

此外,气候变暖对农业生态系统也造成潜在风险等也需要高度重视。

“第三极”保护,中国在行动

尽管地球上密度最大、数量最多的人群依赖于“第三极”环境,但科学研究相对偏少。我国发起主导的“第三极环境”国际计划于2009年启动,近期陆续收获了一批富有影响力的成果。

姚檀栋介绍,在青藏高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科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支撑作用。如三江源“黑土滩”草地恢复技术体系,使“黑土滩”治理取得突破,相关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牧草品种的原种籽栽培技术,为典型退化草地治理和人工种草提供了优质草种。

青藏高原科学研究经历了从局部到整体、从单学科研究到综合研究、从国内合作到国际合作的发展过程,现已形成较高水平的科研力量,建成了较为完备的生态与环境监测体系。目前,中国已拥有一支积累雄厚、学科配套、老中青相结合的从事青藏高原研究的科技队伍,包括40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00多名“千人计划”和“万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领军人才。其中,刘东生、叶笃正和吴征镒分别荣获2003、2005和2007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孙鸿烈荣获2009年“艾托里·马约拉纳-伊利斯科学和平奖”,姚檀栋荣获2017年“瑞典人类学和地理学会维加奖”,他们关于青藏高原的研究成就享誉国际。

“除了研究之外,为保护脆弱生态环境,目前,青藏高原各省区以循环经济、可再生能源、特色产业为特点的绿色发展模式已初步建立,绿色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姚檀栋介绍说。

近年来,青藏高原各省区基本构建了以水电、太阳能等为主体的可再生能源产业体系,保障了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推进。青海省在柴达木盆地实施数个百万千瓦级光伏电站群建设工程,打造国际最大规模的光伏电站。到2017年底,西藏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79万千瓦。四川省甘孜州和阿坝州太阳能可开发量超过2000万千瓦,已建成投产35万千瓦光伏电站。

随着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美好家园已经成为社会共识,生态文化自信日益增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传统观念逐渐被“青山绿水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新观念取代;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得到推崇。

2017年,青海可可西里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1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面积最大、平均海拔最高的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评估报告中说,可可西里一望无垠,几乎没有受到现代人类活动的冲击,美景“令人赞叹不已”。可可西里申遗成功提高了生活在高原上的人们保护自然、关爱生命的意识,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豪感、责任感。

“泛第三极”保护期待各国携手合作

“青藏高原的保护不仅仅是‘第三极’,更要重视‘泛第三极’的研究。”姚檀栋说。

姚檀栋说的“泛第三极”概念是指以青藏高原为核心的第三极为起点向西辐散,涵盖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伊朗高原、高加索、喀尔巴阡等山脉的亚欧高地及其水文过程影响区,面积2000多万平方公里。

姚檀栋介绍说,从地理位置上看,“泛第三极”与丝绸之路经济带高度重合,其环境变化影响30多亿人的生存。

“联合国目前非常重视‘第三极和泛第三极’环境变化的研究。”姚檀栋院士之前主导的“第三极环境”国际计划,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旗舰项目。他所在的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还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科技司签署协议,将“泛第三极”环境专项研究成果通过联合国平台分享给更多政策制定者和私营部门。

“泛第三极”环境研究对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有重要意义。姚檀栋表示,“第三极”的北边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边是海上丝绸之路,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环境比较脆弱。而“泛第三极”正在发生的环境变化可能构成较大的环境挑战,可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生环境影响。

在联合国的论坛上,姚檀栋公开呼吁相关国家和地区加强科技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环境挑战,共同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

在姚檀栋心里,共同做好“泛第三极”环境研究,可以为各国经济发展规划与政策制定提供科学支撑,防范重大环境风险。

目前,中国启动了“泛第三极环境变化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科技专项。这一项目不仅将深入研究“泛第三极”的环境变化及其影响,还将给出科学的解决方案和政策建议。

“仅凭中国自己的力量还是远远不够的,”如今,越来越多国际相关领域的杰出科研人才和研究队伍投身“第三极环境”国际计划,逐步实施区域性的多边国际合作计划。作为这一专项负责人,姚檀栋希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尽快携手,加强对“亚洲水塔”的观测和研究,为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给出科学上的“前瞻性意见”。

编辑:张佳琪

关键词:青藏高原 姚檀栋 环境 政协委员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