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金融力量>要闻 要闻

周延礼:创新金融科技 提升金融服务的获得感

2019年03月26日 12:42 | 来源:中国财富网
分享到: 

中国财富网讯(储继军)3月22日,以“推动产融结合 创新金融科技 发展数字经济”为主题的2019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大会在北京举行。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出席“2019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大会”出席大会并讲话。

他指出,金融科技的创新,引领了普惠金融的高质量发展。当前,要进一步通过金融科技创新,着力提升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服务的满足感和获得感,发挥金融“血脉”的本质,打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最后一公里。

以下是周延礼发言内容摘要:

普惠金融概念最早由联合国提出,意指金融机构以可承担的成本,有效、全方位地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金融服务。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普惠金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2015年国务院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构筑了发展普惠金融的顶层设计。

近几年来,金融科技逐渐兴起,通过各类科技手段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效率并有效降低成本,大大促进和提升了金融功能作用的发挥,引导金融服务向普惠方向延伸。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科技开展金融创新,在服务流程、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等多方面进行实践探索,支持普惠金融发展方面取得较好成效。

随着金融科技的逐步应用,金融在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扶贫攻坚、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等方面均发挥重要作用。截至2018年末,乡镇银行机构覆盖率达到96%,全国行政村基础金融覆盖率为97%。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3.49万亿元,其中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余额9.36万亿元,比年初增长21.79%,比各项贷款增速高9.2个百分点;户数1723万余户,比年初增加455万户。

2019年,5G技术将进入商用的新阶段,也是互联网产业新技术支撑新应用的快速发展起步之年,数据类终端、智能手机和人工智能将赋能各行各业。

在制造业已初步形成的智能制造的格局下,5G技术将广泛应用在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5G车联网、车辆无人驾驶、智慧城市等众多领域和产业。以“+互联网”方式,制造业产业链+金融科技形成金融价值链。供应链金融是金融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金融科技赋能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的场景化企业融资模式,这样的金融服务会促使制造业产业链与金融价值链融合发展,使“一企一策”的金融产品提质增效,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获得感更强。

在社会层面,金融科技、保险科技能更有效地服务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和生老病养,支持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实现社会万物互联的能力发展,促进社会生产力提高。借助5G的低延时、高带宽、广覆盖等技术特征,进一步推动了互联网在创新创业方面的作用。预计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与金融业融合、与信息化融合、与科技研发融合,对我国的产业升级,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保险领域,“数字技术驱动”保险业不断转型升级,精准定价、产品营销、客户服务已不仅仅是保险服务效率的标志,还是一个具有保险服务数字经济发展的特征。传统的保险产品定价机制、保险市场特征、机构竞争格局、商业模式等运行管理方式,也将逐步地被数字技术驱动的“金融科技”“保险科技”所重塑和替代。快速成长的互联网保险不断满足了中小企业和广大保险消费者的保险需求,助力实体经济的发展。

当前,我们要进一步通过金融科技创新,着力提升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服务的满足感和获得感,发挥金融“血脉”的本质,打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最后一公里。

一是运用金融科技,根据需求引领和问题导向结合的思路,围绕实体经济发展当中有效金融需求和传统金融服务的短板,引导金融机构在着力改进民营小微企业、三农、精准扶贫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改进金融服务,更好地助推创新驱动发展、拓宽金融可获得性。

二是支持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鼓励银行保险机构积极运用分布式账户、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创新设计产品,实现精准服务,走特色经营之路,打造优质服务品牌,倾心服务客户。

三是强化风险管控、牢牢守住风险底线。遵循“技术中立”原则,遵循金融业务本质,强化监管,及时“穿透定性”,防止冒用“技术”名义违法违规开展金融业务,支持金融机构与科技企业在风险防控方面开展全面合作,强化对信息科技风险、外包风险和其他操作风险的管控,要建立尽职调查、风险评估和持续监测制度,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编辑:付振强

关键词: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