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青海海晏:“拖地所”让农牧民旱涝保收

2019年03月28日 15:47 |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青海海晏:“拖地所”让农牧民旱涝保收

    图为耕地管理员正在准备化肥。 李雪薇 摄

中新网青海海晏3月28日电 题:青海海晏:“拖地所”让农牧民旱涝保收

作者李隽

57岁的王贵虎是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金滩乡金滩村村民,他与土地打交道半辈子,如今岁数大了无法外出打工。因此,王贵虎将自家的1.7公顷耕地托管到合作社,当起了耕地托管的管理员,管理着村里2社107公顷耕地的春播、秋收。2018年,王贵虎种地收入了14000多元。

金滩村所在的海晏县地处青海湖北岸,是一个以牧为主兼营小块农业的县,也是环青海湖高原生态畜牧业重要生产基地。金滩村地处半农半牧浅山地区,当地冰雹、干旱等极端天气多发,村民基本靠天吃饭。

图为杨生寿家进购的小羊羔。 李雪薇 摄

图为杨生寿家进购的小羊羔。 李雪薇 摄

2010年,村里成立了村集体的绿源种植养殖合作社,由于没有发展资金和发展方向,加之缺乏管理,合作社名存实亡。

2014年10月,联点帮扶金滩村的青海省扶贫局投入117万元扶贫资金,为合作社购置农机具成立了农机站。

“村民种地养活不了自己,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务农,都进城打工或干其他的事情,眼瞅着村里的地逐渐被撂荒,我们就想着购买农机具,把村民的耕地托管到合作社种植。”金滩村支部书记蔡得全谈起了成立合作社的初衷。

从2015年,合作社托管村民耕地133公顷,2018年已达到306公顷。合作社统一规划,连片种植青稞、油菜、青草。

“耕地托管到合作社,合作社负责从种植到收割及出售的所有环节,村民到年底分红,这其中,每亩地的收入要扣除10元的管理费,45元的拖拉机播种费,30元的收割费,即便如此,每年下来,每亩地的收入也要高于以往单独种植的收入。”蔡得全介绍,去年扣除所有费用后,村民分红每亩地的纯收入是300多元,比起外来老板租地每亩150元的租金来说,每亩地的纯收入增加了一倍。”

45岁的杨生寿一家有四口人,1.6公顷耕地,是村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2016年,杨生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将自家的1.6公顷耕地托管到合作社,自己和妻子在干点其他活。

“我这个岁数正是挣钱的时候,种地的话日子过不下去,我想着把地交给合作社,和媳妇搞点其他的产业。”杨生寿说。

以前,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金滩村每年4月种植青稞,5月种植油菜,6月种青草,青草刚种完,又要为之前种植的青稞和油菜施药除草,每户至少要有一个人忙在耕地上。而如今耕地托管让也让劳动力得到了解放。

2018年初,杨生寿购进一批羊羔,进行育肥,几个月后全部出栏;夏天的几个月,又在附近工程打工;国庆节后,又购进一批羊羔进行育肥,春节前出栏。一年下来,杨生寿育肥了两茬羊羔,挣了6万元,打工挣了1.2万元。

“把地交给合作社,怎么算都是赚的,旱涝保收。”杨生寿笑着说。

因为干旱、冰雹自然灾害较多,以前独户种植的时候,要为耕地的农作物买保险,村民思想不统一,保险公司也不会为了十几亩耕地单独跑上好几趟,一旦遇上自然灾害年份,民众颗粒无收,损失只能自己承担。

托管模式下,合作社统一为连片耕地购买保险,保险公司也乐意,一旦遇上自然灾害年份,村民们依旧能有个好收益。

“2016、2017年,冰雹打得几乎颗粒无收,最后农业保险索赔了近1000万元,真的是旱涝保收啊。”金滩村支部书记蔡得全说。

编辑:曾珂

关键词:“拖地所”让农牧民旱涝保收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