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全国两会重要讲话精神>头条 头条

把战略定力挺在前面 ——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驻墨西哥大使邱小琪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两会重要讲话精神系列访谈之五

2019年04月16日 21:04 | 作者:李将辉 王硕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从根本上讲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不能因为经济发展遇到一点困难,就开始动铺摊子上项目、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念头,甚至想方设法突破生态保护红线。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过程中,污染防治和环境治理是需要跨越的一道重要关口。我们必须咬紧牙关,爬过这个坡,迈过这道坎。要保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定力,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

在新时代如何理解和践行“保持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的要求?为此,记者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

委员、中国驻墨西哥大使邱小琪。

贵在战略清醒、方位清晰

记者:在您看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对加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有什么深刻内涵?让您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点?

邱小琪: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基本方略,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大理念,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大攻坚战。这“四个一”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高度概括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中的战略定位。

围绕这个战略定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这“四个要”进一步明确了下阶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方向、重点任务和根本遵循。其中,“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位列“四个要”之首,充分表明了它对我国持续抓紧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意义。

总书记在两会这个重要时刻再次强调这一点,体现了我党对当前发展大势的科学准确判断,并指引了未来方向。

为什么这么说?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贵在战略清醒、方位清晰。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关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迫切现实需求的必然需要。同时,这是准确把握当前我国自身历史方位和生态文明建设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

我们既要看到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于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也要看到生态环境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依然突出,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既要看到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呈现积极向好的发展态势,也要看到我国生态系统脆弱、环境负载较大,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国情尚未发生根本转变。这要求我们必须继续咬紧牙关、迎难而上,以更大力度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难在尊重规律、谋长虑远

记者:作为我国驻外大使,您有过许多国家的任职经历,和国外相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有哪些借鉴?您刚才也提到建设我国生态文明要咬紧牙关,迎难而上。那您认为,目前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难在哪里?

邱小琪:我认为,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难在尊重规律、谋长虑远。

与经济社会建设相比,生态文明建设周期长、见效慢,往往是需要几代人接续奋斗的长期工程,也是远离领奖台、聚光灯的潜绩工作。这是由生态环境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必须正确认识、充分尊重。历史反复证明,保护环境靠平时、破坏环境在一时、修复环境需长期。

例如,德国鲁尔工业区从上世纪60年代出现空气污染到90年代完成总体修复历经30余年。英国伦敦在1952年爆发“烟雾事件”后,同样用了近30年才实现根本性好转,但至今仍是欧洲空气质量最差的城市之一。

再比如,以我目前所驻的墨西哥为例,首都墨西哥城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大规模工业化至60年代首次出现雾霾仅隔10年,但治霾工作却持续至今。据统计,2017年墨西哥城全年2/3以上天数均存在PM10超标现象,彻底修复依然任重道远。

因此,必须切实尊重生态建设规律,善谋长远、甘做潜绩,全力守好生态保护红线,绝不能只顾眼前、只看金钱、只重显绩,作出得不偿失、遗患无穷的短视决策,甚至造成难以估量、不可挽回的重大生态损失。

成在咬定青山、久久为功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在这阶段,您认为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该怎么做?

邱小琪:现阶段,关键要强调“协调发展、绿色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生动、深刻阐明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从根本上讲不是冲突和矛盾的对立体,而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统一体。统筹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既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实现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要着力推动经济社会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一方面通过发展经济为保护环境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通过保护环境为发展经济留下充分空间与充足后劲,努力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

要大力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以调整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为重点,以大数据、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科技为抓手,充分挖掘生态资源的潜在发展优势和效益,大力打造绿色经济、循环经济、集约经济。

只有坚持协调发展的大方向,把握绿色发展的新导向,我们才能破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二元对立的伪命题,找到两者互促共进的平衡点、交汇点,才能真正气定神闲、心无旁骛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必须强调的是,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成在咬定青山、久久为功。

有一句话,“行百里者半九十”。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需要坚持不懈的付出和努力。无论是河北塞罕坝林场植树者,还是甘肃八步沙林场治沙人的先进事迹和成功经验都表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切忌搞“一阵风”、持“三分钟热度”、做“表面文章”。

当前,我国结构性改革已进入攻坚期,经济增长已进入换档期,社会发展已进入转型期,“成长中的烦恼”有增无减。同时,今年我国面临的外部风险挑战和各类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前显著增多,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在此背景下,我们越要保持战略定力,越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不能因为经济发展遇到一点困难就动铺摊子、上项目,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念头,要坚持战略上不动摇、力度上不松劲、政策上不开口子,久久为功、善作善成,不断积小胜为大胜,避免犯临难而退、改弦易辙、半途而废的战略性、方向性错误。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在此漫漫历史征途中,我们要坚持把战略定力挺在前面,以此坚定信心、凝聚力量、增强韧劲,把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