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名家健坛名家健坛

担得起社会责任,才是好医生

2019年04月17日 09:46 | 作者:马超 刘喜梅 陈晶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编者的话:

东单体育馆“组团”救人事件,让协和医生们又一次备受瞩目。不少网友调侃,因为有协和医生在,东单成为全球最安全的区域。由救人事件延伸,北京协和医学院近日以“深化职业素养培育工程——谈谈心目中的好医生”为题,专门举办了一场座谈会,邀请毕业生与医学生对话。本刊整理其中两位与会专家的观点,分享给读者。

北京协和医学院职业素养培育工程开展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好医生。我曾经是一名临床医生,现在专职医学教育和研究,作为教师的最大愿望和最欣慰的事儿,是看到学生们超越前人。

医学教育是为了培养好医生,而医学教育的水平和层次,往往也直接决定了一个医学生能不能成为一名好医生。比如近期我们做招生宣传,在北京高考排名理科前300名左右的学生能上清华大学分数线,才能拥有报考北京协和医学院八年制临床医学的资格,这就是协和医学院一直倡导的精英教育,我们的医学生首先就是出类拔萃的。

但一名好医生的职业素养,比如其专业技能,以及其所要承担起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是从医学生阶段就要培养的。

实际上,医生的专业技能相较其他方面的素养,是最易培养的。就像前几天引起媒体强烈关注的协和医生东单体育馆“组团”救人事件,考验的是医生一项非常普通的技能,这项技能每一名医生都能掌握。但一个医生的社会责任感,却不能轻易培养起来,更不会轻易被践行。

清明之前的那个周末,我和学院的老师们去常青园参加遗体捐赠纪念活动。从1999年到现在,协和的校友、老师、医生、知名专家,捐献遗体给我们解剖室的已经不止10位,我亲手接过的就不下5位。我时常在想,同学们在上解剖课的时候,是否能够体会这些曾经叱咤风云的名医、大师们,在他们捐献遗体供我们做解剖实验时,对我们饱含着怎样的希望?而我们又是否能承托起这希望和期望?我想,这就是一种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时代在变化,全世界的医学教育也都在改革,但医学教育培养好医生的目标始终没有改变,社会对医生能够在危难时刻承担起社会责任的需求也没有变。这也说明,一名好医生的职业素养,并不仅仅局限于临床上懂得治病救人,还需要其能够影响一些病人、一个学科、一所医院,甚至是像协和的老前辈一样影响医疗卫生行业,最终造福国家和社会,这就是我们期待培养出来的好医生。

(马超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教务处长、解剖学系主任)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医生 医学 协和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