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打造金融发展的“雄安模式”

2019年04月18日 09:09 | 作者:陈建华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金融作为国之重器,国民经济之血脉,是支撑实体经济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和支柱产业,在雄安新区建设和发展中必然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目前,雄安新区金融业态日益丰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雄安新区设立的分行正式获准开业,交通银行、河北银行营业网点筹备组已进驻雄安新区,部分基层营业网点已经开业。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雄安新区银行机构共有网点121个,从业人员1726人。

值得注意的是,雄安新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最先需要解决的就是大规模建设资金。此外,雄安新区已经明确“不搞大规模土地批租、不搞土地财政,让低房价成为新区的一个核心竞争力”。这意味着雄安新区将彻底摒弃依靠土地财政开发建设园区的固定“套路”,探索一条城镇化发展的新思路。

面对蓝图如此宏大、定位如此高远的国家战略,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责无旁贷。但如果只依靠银行信贷和各级财政投入,不仅难以支撑千年大计的持续建设,还将给新区未来发展带来沉重的债务压力,当务之急是需要探索一条可持续的投融资模式和市场化的资金配置方法。

为此,建议:一是需尽快明确雄安新区承载的北京非首都功能具体内容和产业布局总目标及阶段性目标,为确立金融功能总体定位和阶段性定位奠定基础;二是鉴于金融功能定位在雄安新区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需在充分调研和专家考证的基础上,明确金融功能集聚区的空间布局,确保金融对新区产业的支持作用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同时充分利用雄安新区“平地起”的特点,正确处理好京津冀三地竞争和合作关系,实现雄安新区与北京中心城区、通州城市副中心、天津滨海新区在金融功能上的分工和错位发展,形成京津冀既有各自比较优势,又能互补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三是为满足雄安新区发展不同阶段的金融要求,应实施差别化和动态化的金融政策,提高新区金融机构参与开发建设的积极性。可以设立雄安新区金融创新先行先试试点,加大支付清算体系、货币供应体系和征信体系等建设力度,优化经济金融发展环境,提升新区内金融资源集聚程度、货币资金流通效率,满足高端产业发展和新型城市建设的金融服务需求,发挥金融的示范带动作用;四是在雄安新区发展阶段,金融功能定位应该朝着市场化、创新性和高端化方向发展,逐步适应功能完善、生态绿色的放射状、组团式发展格局的新要求。应着手提升金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程度和金融对外开放程度、提升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性和高端化水平,积极满足高端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需要。此外,利用雄安新区金融和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体制机制优势,重点打造金融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和制造业融合发展、金融支持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新模式,构建符合京津冀产业体系特征和经济发展内在要求的金融和创新融合发展的“雄安模式”。

(作者系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行长)

编辑:秦云

关键词:金融发展 雄安模式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