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锐·评论锐·评论

莫让孔雀东南飞 留住人才在东北

———杨成长委员为调研组提供智力支持

2019年04月30日 08:50 | 作者:崔吕萍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从东北回来感觉如何?”4月27日,周六。一大早,全国政协委员、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和本报记者通了电话。杨成长委员也是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优化金融生态畅通制造业融资渠道”调研组的成员,全程参与调研组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走访座谈,并提出加快建设动产抵质押平台,破解创新型制造业融资担保难题。

由于工作原因,杨成长没能参加辽宁省的调研,但因为高度关注这一话题,这一路上,他与本报记者一直保持微信互动。听了本报记者的情况汇报,结合自己的思考,杨成长认为,应正确认识东北制造业的特殊历史背景,目前之所以出现一些问题,有三点原因。

首先,东北是国有重化工企业扎堆儿的老工业基地,在计划经济时代,东北经济活力足以领跑全国,而到了新时期,要从重到轻,从制造业到服务业,从传统产业到数字化转型,东北面临的产业升级,难度系数不低。

第二,长期以来,东北地区的企业结构以国有特大型企业为主,这些企业对解决地方就业、创造税收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也事关地方政府政绩,因此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形成了密切的关系。在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这种关系也面临挑战,是继续帮忙、挽救甚至是庇护僵而不死的企业,还是为企业营造健康有序的竞争环境,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第三,新中国的改革开放春风是从南边刮过来的,从时间序列上,东北接受改革的时间相对较晚,无论是竞争文化的形成,还是契约精神的入脑入心,这些都需要时间。

第四,从气候因素上看,东北地区一年中有半年左右土地是冻的,也就是说,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一定程度上要受到气候的制约,人居环境距离全国平均水平稍差,这或许也是这几年东北优秀人才净流出的一个客观原因。

要解决这些问题,杨成长认为抓手很多。

第一个抓手是优化营商环境。“客观讲,东北地区的硬环境是不错的,比如这里拥有良好的工业、交通和教育基础。现在我们核心要探索的是软环境的建设,比如法律环境,无论是政府还是市场主体,大家的行为都要符合法律要求;比如诚信体系建设,政府在管理调节经济时要看数据,要提高政策制度的透明性,企业的财务数据以及企业家的行为也要长腿,以便投资者、金融机构看清读懂;比如留住人才,要在基础研究具备一定高度的情况下,将技术人才与科技信息市场连接在一起。”杨成长说得很细。

第二个抓手是东北三省的内外连接。在杨成长看来,对内,东北三省应参考长三角之间的互联互通,“辽宁是制造大省,具备传统重化工和装备制造业基础;吉林具备汽车产业和农业发展的基础;哈尔滨具备军工业发展基础,三省之间要形成产业互动,政府也要一碗水端平,让国企民企在产业链上充分扮演好应有的角色,形成互补关系。”

对外,东北三省要融入全球经济大循环,“现在看来,东北三省深度融入东北亚的进展并不快。”杨成长认为,这是东北经济振兴需要创出来的一条新路。

众多抓手,需要有人来抓。而在杨成长看来,东北这两年最大的问题是创业氛围不浓,优秀人才大量流出,孔雀东南飞。而要留住本地人才,吸引外部人才,核心还是产业政策对路、社会诚信环境夯实。

编辑:秦云

关键词:人才 东北 杨成长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