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优秀美术作品进教材警惕流于形式

2019年05月06日 09:54 | 来源:美术报
分享到: 

“优秀美术作品进教材”不难,难在如何使之有机地融入中小学美育的过程之中,难在如何让学生们真正理解吸收并成为个人生命成长中的一部分。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育的要义在于“化”之,而不是仅仅记住一些艺术家的名字、作品。作为一名艺术类高校教师,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美术知识的碎片化、表面化以及审美素养的缺失让我既感到中小学美术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又深知“优秀美术作品进教材”决不能流于形式。

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的问题由来已久,一直为广大美术工作者和热心教育的各界人士所诟病。美术长期被视为基础教育中可有可无的点缀性存在,不论是教材设置、教学过程还是教学效果,几十年来我国公民的艺术认知和审美水平早已证明了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差强人意。

近些年中国艺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伴随着艺术市场的持续繁荣、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的日益深入,以及从上到下对传统文化复兴、民族文化自信的时代要求逐步深入人心,美术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美术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全国性难以降温的艺考热虽然一定程度上有高考策略的因素,但也折射出当下中国艺术生态的总体面貌。即便无意让孩子走上艺术道路,必要的艺术修养对孩子性格和综合素质的养成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也已经为广大家长所认同。各种艺术兴趣班,各大美术馆、博物馆里无数个家庭全家出动看展的身影也早已成为常态。基础阶段“美育”短板日益凸显,现有的中小学美术教育模式已远远落后于时代的需要。

因此,吴为山“推进优秀美术作品进教材,借美育之力树立中小学文化自信”的提案才会引起广泛的关注和响应。蔡元培先生的“以美育代宗教”说到底是要以“美育”为手段,不但提升全社会的审美素养和艺术趣味,更要深达精神与灵魂深处,塑造中华民族的艺术自强与人格完善。这与今天我们国家的文化战略在本质上一脉相承。

然而,较之“立”,“破”总是相对容易的。一个好的方案的提出还需要理性、严谨和漫长的过程加以贯彻。中国百年余年来艺术发展和美术教育的历史应当成为我们今天思考中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参照。“优秀美术作品进教材”不难,在中小学美术教材甚至语文、历史、政治、品德等其他科目教材中加上一些中西方经典美术作品是容易的,难在如何使之有机地融入中小学美育的过程之中,难在如何让学生们真正理解吸收并成为个人生命成长中的一部分。客观地说,我国当下对于青少年乃至社会大众的美术教育有矫枉过正、活吃生吞的嫌疑。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育的要义在于“化”之,在于“润物细无声”,而不是仅仅记住一些艺术家的名字、作品,或者微信朋友圈里的几句鸡汤式感言。

作为一名艺术类高校教师,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美术知识的碎片化、表面化以及审美素养的缺失让我既感到中小学美术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又深知“优秀美术作品进教材”决不能流于形式。

对于如何定义“优秀美术作品”,似乎没有什么异议,但其实也颇可以讨论一番。提到“优秀”,很多人似乎下意识地就会想到“文艺复兴后的绘画”,如意大利三杰、古典主义、印象派之类,以及中国宋元以降的山水花鸟与人物画,元四家、明四家、清四王或者八大、齐白石等等。须知,所谓“优秀”,固然是经过了时间检验和普遍认可的,但也有一个“当代性”的话语权问题,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生态中的“优秀美术作品”浩如烟海,不是几个几十个美术史上的大师巨匠所能涵盖的。毕竟,我们要培养的,是对人类所有阶段中对于这个世界及人类自身思考、创作的“优秀美术作品”的尊重和学习态度,而不仅限于上层精英和宗教美术。石涛、黄公望、拉斐尔、毕加索的作品当然是“优秀美术作品”,汉代画像石(砖)、玉石雕刻、年画以及非洲木雕、印度细密画又何尝不是?

至于哪些“优秀美术作品”可以进教材,就涉及到一个审美转化和教育对象问题。并不是所有的优秀美术作品都适合进入教材,进入基础阶段教育。“优秀美术作品”的选择应当充分考虑人类文明进程中美术发展的脉络性、丰富性,引导学生和民众有一个正确的艺术观、审美感,而非粉丝般地簇拥在《富春山居图》、毕加索、印象派等等这些超级明星或市场热点周围。优秀美术作品是高超的审美观念、艺术技法的集大成者,以及超越时空和不同文明形式的思考力、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凝结,对于中小学生来说,重要的不是记住几个空洞的人名、作品名,也不是照葫芦画瓢地临摹几张能够得到老师和父母夸赞的儿童画,而是通过训练有素的老师的引导,结合相应的历史、文学等知识,教会他们如何在尊重历史和生命的基础上更好地观看眼前这个世界,发现美,表达美,传递美。

(作者为艺术评论家 邢千里)


编辑:杨岚

关键词:美术 艺术 教育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