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参政议政 参政议政

农工党2019年重点考察调研见闻

2019年05月13日 15:25 | 作者:屈婷 |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以开放生态激活健康产业一池“春水”

——农工党2019年重点考察调研见闻


新华社上海5月9日电 淡化医疗机构登记要求、建设长三角罕见病实验诊断中心……过去一年,上海在推动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动作频频,出台的“健康服务业50条”涉及多项突破性改革,激活了大健康产业的一池“春水”。

如今,这池“春水”中酝酿着哪些新业态?群众多样化的健康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还需要哪些支持?近日,记者随农工党中央调研组走访了当地健康产业,求解上述问题的答案。

瞄准一流:以开放业态催生多元主体

受中共中央委托,农工党中央开展的年度重点考察调研来到上海,看中的就是这里打造一流医学中心城市的新实践。农工党中央副主席杨震说,作为健康产业营商环境和服务保障最佳的区域之一,上海的样本和经验对健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具有先导性的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决定了健康产业“成色”几何。人财物等各要素的自由流动,是释放创新活力的关键。

在上海精准医学研究院,高分辨率的冷冻透射电镜每天能拍摄数千张蛋白质三维结构图。它们将帮助科研人员揭示蛋白质如何诱发疾病,从而更精准地设计药物靶点,开发出更有效的药物。

该院执行院长雷鸣说,相比传统研究机构,他们更像一个科技协同创新的平台,其设备、人才和研究成果,都可以和当地临床机构、国际制药巨头和科技创新企业等密切联动、无缝连接。

以临床需求为导向,鼓励各要素的流通合作……调研组相继走访了医学科研机构、临床医学中心、生物制药公司等,发现传统产学研的边界正变得模糊,上海在机构、人才、规划、设备等方面的开放生态,催生了多元主体协同发展的产业新体系。

比如,在黄浦区的广慈—思南医学健康创新园区,公立医院、当地政府和企业正在探索一场角色的转换:由政府、医院共建平台公司,导入专业资源,开发运营园区、孵化及培育企业。

开发方之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翟介明说,这种产学研之间新的转化模式,将让医学成果加速从实验室“跑”到病房。

满足新需求:引政策“活水”养“大鱼”

以前是病人“围着好医生转”,现在是“好医生围着患者转”,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来自医生跨机构执业、多点执业的政策支持。在该院肿瘤中心,专科主诊医生可以组织16家三甲医院各有特长的医生,只为一名患者提供一站式、多学科的精准服务。

疼痛评估、心理评估、基因及药敏评估……肿瘤中心主任丁罡的服务内容也在发生变化。他觉得现在自己更像“导演”,要为患者写一出有质量、有尊严的生命剧本。

调研组在走访中发现,健康新需求已扩展到生命全面、全程、全要素,必须及时对接上政策的“活水”,才能让相关机构和企业感到管用、“解渴”。

杨浦区日月星养老院是上海较早探索“医养结合”的新型养老院之一。通过院内开设的医疗机构,入住的200位老人在衣食住行之外,还能满足诊断常见病、管理慢病的需求,医保也可以报销,因此“一床难求”。

但养老院也面临着护工短缺、用地费用高等生存压力。上海爱以德医养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娅媚说,随着上海在医保、财税、土地等方面综合施策,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产业将更加有底气。

调研组专家普遍认为,面对巨大的需求,健康服务领域还需要培养更多具有引领性的品牌,应从顶层设计和对接需求两方面入手,在产业的“春水”中培育出更多“大鱼”。

当好“店小二”:让创新因子变成“种子”

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一台神奇的手术曾“刷了屏”。他们为一位还在妈妈子宫里的、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胎儿做了一场心脏外科手术,不仅让胎儿健康出生,而且身体上几乎看不出手术痕迹。

该院还有长三角地区唯一的儿童罕见病中心,挤满了各地慕名而来的病人。儿科专家、农工党上海市委主委蔡威说,上海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健康产业服务全国和本地人群的比例已经“倒挂”。从改善民生、带动区域整体发展的角度,应探索更大范围的顶层设计,将创新因子变成“种子”,带动整个产业转型升级。

骨盆肿瘤病人的治疗,是世界级的医学难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戴尅戎院士团队创造性地把3D打印技术用在医学上,制造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D打印个性化金属骨盆假体,让一位年轻的母亲重新站立。

“目前3D打印的医疗器械性能不能满足临床需求?”“相关法律监管有没有空白?”“知识产权保护有没有短板?”……创新技术的转化和监管问题,引起了调研组成员的关注。

杨震说,健康产业越向高质量发展,创新因子出现的就越多。良好的营商环境将扶持和鼓励创新因子的发展。

调研组专家表示,健康产业除了高增长性,还具有高专业性、高门槛性的特征。目前全国和上海在关键核心技术、行业监管手段、健康医疗大数据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各地政府以“店小二”精神,提供更精准的服务,提高改革的精确性、落地率和覆盖面。(新华社记者屈婷)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健康 产业 上海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