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变“独木桥”为“立交桥”——以市场化手段和供给侧改革解民企融资难题

2019年05月29日 20:24 | 作者:刘铮 王希 吴雨 刘开雄 |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新华社北京5月29日电  题:变“独木桥”为“立交桥”——以市场化手段和供给侧改革解民企融资难题

新华社记者 刘铮、王希、吴雨、刘开雄

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局面正在出现积极变化:新华社记者赴江苏、广东、四川、贵州等地调研数十家民企发现,不少一度因融资压力“喘不上气”的民营企业家现在感叹,终于能“缓口气”、好好思考一下企业的发展了。

回首来路,融资难老问题为何此轮如此凸显?民企融资还得怎样打通堵点?高质量发展之路上,怎样才能把过于依赖间接融资、过于依赖抵押的“独木桥”,变为多渠道筹措资金、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的“立交桥”?

是警醒更是调整的机会,要跟上时代发展逻辑变化

“以前我们常说,方向对,不怕路长;但现在还得加半句,方向对,还得有‘干粮’。”去年遭遇很大资金压力的三胞集团董事长袁亚非深有感触。

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家看来,原来市场需求旺盛、贷款来得容易,民企“只有想着做大才能做强”;而现在市场竞争激烈、结构性去杠杆,企业要做专做精,不能再过于依赖高负债、铺摊子。

这是一个警醒,更是一次调整机会。

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绝不仅仅是文件、字面的表述,而是发展逻辑全面而深刻的变化。

“2018年是我自1993年创业以来最难忘的一年。”雷曼光电董事长李漫铁对记者说,在各种难题中,融资问题尤为突出。

融资难是个老问题。去年凸显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有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的原因,也有金融机构的资金投向和风险偏好变化的原因。社会各界对此已形成共识并付诸行动: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旗帜鲜明帮助民营、小微企业解决融资困难。然而,辩证地分析,融资难也反映出部分企业延续传统发展方式惯性重规模、高负债,面对市场变化感到阵痛和不适,从深层次看是传统发展方式之困。

转型过程中,“两极分化”出现了。调研中记者发现,一些企业早早认识到了市场变化走上了做精主业、创新驱动之路,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而一些举债扩张过快的企业,流动性紧绷,资金稍一收紧、一口气喘不上来就是财务风险。

转型如同登山,人到半山路更陡。资金是企业经营的血液,容不得片刻断供。大时代要求企业必须转型升级,然而企业之难在于怎样在现有融资环境和经营压力下,持续投入,最终登顶。

“人工高、租金贵,我们也知道要转型,要生产高附加值产品,但创新研发不需要投入?产生现金流不需要时间?稳定队伍开拓市场不需要成本?”得润电子董事长邱建民有些无奈。

这一轮融资难警醒企业,高杠杆、快速扩张的老路再也走不通了,要合理安排融资结构、走内涵式发展之路;这也要求金融机构的服务及时跟上时代和企业需求的变化。

救急≠救济,坚持以市场化办法解难题

最新数据显示,4月我国债券市场民企债券净融资达159亿元,实现今年以来首次由负转正。

从一年前民企发债屡屡受阻引发高度关注,到如今债券净融资转正,这期间发生了什么?

央行去年10月推出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从改善市场预期、提振投资者信心入手化解难题。

红豆集团是受益者之一,集团财务公司副总经理孙东明说,支持工具相当于为企业发债匹配了一份保险,保障投资者的收益,帮助市场克服恐慌。去年11月红豆在支持工具帮助下顺利发债,利率下降了近1个百分点。今年4月上旬红豆又顺利发了一笔债,在没有使用支持工具的情况下利率仍小幅走低。

央行市场司副司长邹澜说,19家曾发不出债的企业借助支持工具帮扶顺利发债,避免了资金链断裂。后续部分企业又进行了融资且不需再配以支持工具,说明民营企业债券融资逐步企稳恢复。

支持工具启动之初,就明确了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重点支持经营较好、有前景,只是遇到短期困难的企业。

回顾去年紧急驰援翰宇药业的过程,深圳市属国企高新投集团董事长刘苏华道明了决策依据:药品关乎民生,而且研发投入大、周期长。本着扶持科技型企业的初心,加上对自身风控的自信,可以、也应该伸出援手。

提供公司债担保、委托贷款、纾困共济资金……深圳高新投迅速出手,令面临大股东股权质押“爆仓”风险的翰宇药业再获生机。截至2019年3月,深圳高新投已为90多家上市企业紧急提供158亿元的再融资服务支持。

为化解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去年10月以来,各地各部门频频出台支持政策。该救谁?怎样救?从实践看,相关方面注重发挥市场功能和金融机构的自主性。

华西证券相关负责人说,纾困资金不是政府直接“赤膊上阵”给所有人发救济金,而是坚持市场化原则,被救助的企业是要付出成本、承担义务的。

深圳市中小企业信用融资担保集团通过独立评审选择支持企业,董事长胡泽恩说,支持的是专注主业、已尽力自救、面临短期困难的企业。

如何把纾困资金用在刀刃上?价格机制很关键。以“固定收益+后端分成”模式为例,刘苏华表示,通过设置委托贷款年化利率,可以避免因收费过低而形成价格洼地,引导资金流向最需要的地方;对走出困境后的民企,资本市场会给予合理估值,后端分成可以让机构获得与所冒风险对应的风险补偿收益。

从国家层面看,在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融资支持力度的同时,极力避免重走“强刺激”“大放水”的老路。去年以来,央行综合运用定向降准、创设定向中期借贷便利等“滴灌”的办法,引导资金更多流向民营、小微企业。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自2018年9月以来连续6个月下降。

彻底打通融资堵点,还需建立长效机制

随着相关政策持续落地,如何让缓了一口气的民营企业变得生龙活虎,需要以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彻底打通融资堵点。

——完善“敢贷、愿贷、能贷”长效机制,让部分金融机构不再观望。

3月31日19时58分,在行内系统关闭前最后2分钟内,张鹏放出3月最后一笔小微企业贷款。作为中国银行苏州分行普惠金融事业部团队长,他和队友们超额完成了目标。

张鹏告诉记者,如果考核按100分计,以前小微金融考核占一两分,现在达到20分左右。如果小微业务做不好,全年白干。

国有大行带头,说明国家政策已经产生了积极作用。然而,部分金融机构仍有不少顾虑。

“小微贷款不良率会高一些,不良贷款是终身追责的,业务人员实在不敢轻易出手。”一家地方银行基层业务人员坦言。

银保监会副主席王兆星表示,要进一步改进内部业绩考核制度:对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做得好的,应更多奖励;出现风险,在信贷管理人员尽职履责的情况下应免责。

——进一步增强金融服务可持续性,必须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在一家地方银行普惠金融部门当客户经理的小蔡,最近有些烦恼。她花几年心血培养、发展还挺不错的两家客户被大行“撬”走了。“人家大行实力强、利率低啊。”

专家认为,适当竞争有利于倒逼金融机构下沉服务,但从长远考虑应提升贷款风险定价能力。要继续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疏通央行政策利率向信贷利率的传导,从根本上降低小微企业贷款利率。

当下,利率改革的重点是要实现市场利率和贷款基准利率“两轨合一轨”。“改革推进的过程将是积极稳妥的,我们不急于求成,但也不会停滞不前。”央行副行长刘国强说。

——破解信息不对称,亟待完善信用信息平台等基础性制度。

3月15日,当手机短信提示100万元已到账时,苏州一家民营建筑企业负责人孙春生有些不敢相信。

“当天申请当天就到账,这是我拿到的最快一笔贷款!”孙春生告诉记者,这次贷款是网上申请,系统自动生成了授信额度。

为何如此顺畅?这缘于苏州搭建了一个连通72个政府部门和公共事业单位的信息共享平台,从税务、社保到海关、水电等1.5亿条信息归集,架起34万余户小微企业和近百家金融机构之间的桥梁。

在此基础上,苏州企业征信服务公司联合金融机构推出网上申请、“秒批秒贷”的“征信贷”。截至4月末,256家企业获得4.36亿元无需抵押的授信。

金融机构苦于不能充分掌握民营、小微企业经营状况,制约了金融服务的可及性。国家正抓紧建设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在确保信息安全前提下,推动数据共享,尽可能消除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融资障碍。

风雨后见彩虹,构建与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金融体系

“企业发展顺风顺水时,有20多家金融机构抢着给贷款。但在企业遭遇困难时,却没有一家金融机构与我们站在一起。”

一位民企老总的叹息让人不禁思索:实体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到底应当建立怎样的关系?

“只会锦上添花,不会雪中送炭”——实体企业对金融机构的这类抱怨不少。这客观上也折射出我国金融业很多方面还不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诸多矛盾和问题仍然突出。

为此,应以金融体系结构调整优化为重点,优化融资结构和金融机构体系、市场体系、产品体系。

金融业归根到底是服务业,是服务就要贴心、到位。一家在海外开设了分公司的民企负责人讲了这么一个细节,每当海外分公司有资金需要时,开户的外资银行会根据掌握的企业情况,提前上门提供无抵押贷款。

对比国内很多银行只认房地产抵押,这位负责人感慨道:“银行不能开成当铺,中国金融服务确实需要来一个大转变!”

如果说在昔日投资高增长、重化工业快速发展的时代,银行习惯于抵押贷款是适应了“重资产”模式,那么在依靠科技进步、服务业大发展的今天,必须探索出适应“轻资产”模式的金融产品服务体系。

科技创新型企业方兴未艾,依托风险投资、发展股权融资是将来这类企业融资主渠道。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不仅能为科技创新型企业创造融资路径,更能充分发挥发现价格和促进投资并购的作用。即将起航的科创板将承担重任。

小微企业遍地开花,更接地气的中小银行理应为本地小微企业提供更加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的金融服务。近期央行对聚焦当地、服务县域的中小银行,实行较低的优惠存款准备金率,已经透出鲜明的政策导向。

经济肌体和金融血脉理应共生共荣。上市公司贵州百灵遭遇一时困难,本地券商华创证券发挥熟悉情况优势,挺身而出为其量身定制纾困方案。双方共克时艰,最终皆大欢喜:企业渡过难关对券商更加信任,而券商借机加深了与看好的企业战略合作关系。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变“独木桥”为“立交桥”不可能一蹴而就,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靠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参与采写:赵晓辉、李延霞、许晟、刘慧、陈刚、赵瑞希)(完)

编辑:付振强

关键词:企业 融资 民企 贷款 金融机构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