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财·知道财·知道

人工智能对于金融而言,到底是什么?

2019年06月04日 09:13 | 作者:崔吕萍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2000年,我在中国银行工作,有一次去瑞士银行参观,看到它们有个能容纳1000人的交易大厅,做着全球24小时的交易。当时我看了以后觉得特别震撼,我就在想,如果中国银行也能有这样一个交易平台,我累死也值得了。”在圈里人眼中,曾经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全球副总裁的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绝对算得上有全球视野,而在上周召开的2019金融街论坛年会上,朱民的这段话却让在场听众读出了,十几年前中国金融从业者对外国同行的艳羡之情。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快20年过去了,当朱民再去关注曾经让他艳羡的千人交易大厅时,才发现那里早已人去楼空,交易员全部被机器所取代。机器能做的也不是简单的第三方支付和存取款,而是资产配置和财富管理,甚至还有股票交易。这种变化背后,是人工智能在金融市场已普遍应用。用朱民的话说,未来,金融一定是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组合,经过人工智能化服务客户。

于金融而言,人工智能的智慧程度到底怎样?

东兴证券互联网金融部副总经理韩大治打算从个人炒股和人工智能炒股的区别上做一番比较。

“通过对过去15年的客户交易数据以及市场数据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发现,无论是机构(以公募基金为例)还是指数,都是盈利的状态,特别是头部的基金,它们是可以跑赢绝大多数投资产品的。那么,为什么还是有一部分投资人处于严重亏损的状态?我觉得是交易时点出现了问题——投资者往往在烈火烹油时加码;在一潭静水中‘割肉’,这就是典型的顺周期性。所以我们希望让智能产品来辅助投资者,解决顺周期的情绪问题。比如智能预警、智能交易,都是通过不断地分析全市场的数据以及客户的行为,把客户情绪和市场情绪做一个拟合,当两种情绪都处于高峰的时候就开始通过各种手段提示风险,帮助客户降温,而当两种情绪都处于低谷的时候,则提示机会,帮助客户建立信心。通过过去10年的历史数据回溯,我们的智能工具风险点和激励点是比较准确的,这套工具未来对我们对客户进行投资管理辅助是有效的。”乍一听机器人炒股,很多投资者都会觉得蒙,而韩大治谈到的情绪管理,恰好是不少股民的“软肋”。

除了帮助投资者,人工智能还被应用到了信贷领域,帮助金融机构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以服务更多的融资用户。目前,国内一些银行已经开始尝试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开展业务转型升级。比如,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使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实时营销;招商银行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发展小微贷款业务。而在这一转型过程中,更多的银行选择了借助金融科技公司的力量。

5月28日,在由《银行家》、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央财经大学主办的“2019中国金融创新论坛”上,微众银行凭借人工智能的应用创新案例、飞贷金融科技凭借移动信贷整体技术创新案例、京东数科凭借其资管科技系统创新案例均获评“十佳金融科技创新奖”。

作为国内首家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已将人工智能应用到远程客户身份认证、智能客户服务等领域。作为一家纯线上的创新型银行,微众银行没有营业网点和柜面人员。为解决客户身份认证、客户服务等问题,微众银行将人工智能、生物识别技术应用到远程客户身份认证、智能客户服务等领域,构建了具有微众银行特色的创新产品服务。

作为业内首家覆盖业务全流程、运营全体系的移动信贷整体技术服务商,飞贷金融科技在技术创新及人工智能方面具有三大核心技术,单以飞贷金融科技的慧眼智能大数据平台为例,已实现TB级(万亿字节)日处理数据量,数据处理能力是传统方式的4到10倍,百亿级别数据秒级响应。基于人工智能和技术创新,飞贷金融科技已实现了数据资产化和数据变现。“这几年,我们一直在为银行提供它们所需的,以技术及数据为驱动,提供应用层的整体解决方案。在很多金融机构的认可和支持下,这几年我们在保险、银行、信托、支付这四大金融的子行业都有多个成功的合作案例,这些经验其实可以推动更多金融机构实现数字化的转型。”飞贷金融科技联合创始人卜凡德这样说。

编辑:秦云

关键词:人工智能 金融 银行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投资建议。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