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收藏鉴宝头条收藏鉴宝头条

陆质雅与齐白石

2019年06月06日 13:55 | 作者:孙炜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20年后,清帝国灭亡了,人间天翻地覆。

民国十一年(1922年),时为曹锟幕僚的夏寿田正逢50大寿,陆质雅亲往北京祝贺。在北京宣武门外北半截胡同的夏寿田的四合院里,陆质雅邂逅了齐白石。陆质雅出生在收藏世家,自己平时又喜欢舞文弄墨,所以见到了齐白石的篆刻之后,便一见倾情。

陆质雅一家

陆质雅一家

此时的陆质雅已经36岁,早已不再是翩翩少年,而是一位成功的上海地产商,新近尤喜,他刚娶了第二房太太龚林英,携来祝寿,也算是新婚旅游。龚林英是苏南小姐,从未到访过北方。

光绪三十年(1904年),陆质雅的父亲陆襄钺卸任浙江督粮道后,定居上海,第二年就去世了。陆质雅于此间供职在上海道台下属的交涉司,这个衙门的职责是负责外国人的事务,常与洋人打交道,包括买卖土地,即“道契”,清政府允许外国人在租界内加批土地。

辛亥革命爆发后,陆质雅凭借在上海道台交涉司的工作经验,进入上海地产界经商打拼,并抓住了千载难逢的上海大发展机遇。由于上海工商业的高速发展以及人口的扩张,上海地价一路狂飙。据统计,1869年至1933年间,上海南京路的地价共上涨132倍,陆质雅也因此赚得钵满盆满,成为陕西籍商人在上海商界的代表人物。从上海南昌路到淮海路的一大片土地,以及肇周路、肇周商场等,均是陆质雅当年开发的地产项目。随后,他又进军上海的水产和餐饮业,当年著名的“飞雅菜馆”和“大中华大饭店”也是他的企业。

而到了民国十一年(1922年),齐白石也迎来了艺术事业的转折点。这一年,齐白石由老家湖南北上,至长沙,由于京汉铁路因战事不通车,5月才来到北京。好友陈师曾携带齐白石作品前往日本参加《中日联合绘画展》,一炮走红,作品被抢购一空。“墙内开花墙外香”的齐白石艺术,受到日本人的追捧后,引起了国内收藏家的关注,其艺术市场至此开始红火起来。

在这种背景之下,陆质雅与齐白石于1922年10月在北京相逢。旧谊新聚,把酒言欢。陆质雅请齐白石刻了一方巨印:“长安陆氏砚海堂三代所藏金石文字记。”边款为:“质雅先生出此巨石,命刊十六字正之。壬戌十月,白石作于京华。”这是陆质雅第一次面见齐白石之后,俩人订交的见证。

“三代长安陆氏”所指的三代人,可有两解:一是指陆质雅的曾祖陆献、祖父陆以耕和父亲陆襄钺,他们都是读书人,也都是清朝官员;二是指祖父、父亲和陆质雅本人。这都可以讲得通。陆质雅的曾祖文陆献是举人,曾任山东蓬莱、繁县、曹县等知县,是清代有名的军事家和农学家;祖父陆以耕是诗人、画家,曾任山西平陆县县丞。祖母唐紫珠更是有清一代著名女诗人。先辈们均有著作传世,而且家富收藏。陆质雅曾自谓陆家系“家有千三金石宜子孙”。

不过,陆质雅对齐白石篆刻艺术的认识,确系有一个过程。最初之际,他收藏齐白石的印章时,并未见其激情汹涌。从1922年到1930年的9年间,每年索刻的印章大约只是几方而已。考据陆质雅收藏的有纪年的齐白石印章:1922年1方、1923年1方、1924年4方、1925年1方、1926年5方、1927年无、1928年1方、1929年无、1930年4方。由此可见,他对齐白石印章的喜爱与收藏,随着齐白石的名气越来越大,收藏数量则越来越多,显示出的收藏信心,也越来越坚定。

编辑:杨岚

1 2 3 4 5

关键词:齐白石 陆质雅 上海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