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百折不挠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19年06月23日 09:12 | 作者:张连起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来自外部的施压可以看作是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淬火”

制造业稳,中国经济稳;制造业兴,中国经济兴;制造业强,中国经济强。经过新中国70年不懈奋斗,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门类齐全、产业链配套体系完整;创新能力增强,搭建了以国家科学中心、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为引领的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设立了一批高质量的“双创”基地,培育壮大了一批高科技企业;市场规模巨大,国内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制度框架基本形成,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制度供给和政策保障;中美经贸摩擦促使全社会形成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普遍共识。

毋庸讳言,“大而不强、全而不精”仍然是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亟待突破的短板与弱项。我国制造业面临后发经济体低成本优势追赶与发达经济体“再工业化”的双重挤压。一是关键设备和核心技术不足,二是制造业发展预期欠稳,三是科研与制造业存在“两张皮”现象,四是对传统制造业的适应性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欠缺。虽然中国制造业遭遇了外部压力和严峻挑战,但这恰是转型升级和自主创新所必须经历的考验。来自外部的施压可以看作是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淬火”。与其说堡垒因内部因素而攻破,不如说堡垒因外部压力而加强!

———道路千万条,减税第一条。发挥逆周期调节的作用,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有利于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垫高利润,引导企业提高自主创新的意愿和能力。税费减下来,研发增上去!应该说,2019年开启的“有温度、能感知、实质性”减税降费,对于稳增长、促消费、激活力、保就业具有立竿见影的作用,对于坚定不移推进制造强国、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具有引领性指标意义。这在今年前5个月的经济指标数据中得到印证。

———建立关键核心技术新型举国体制,加快受制于人的“卡脖子”技术攻关。创建重大科技设施和顶尖科技人才的大科学中心,建立面向未来的颠覆性技术、非共识创新的培育机制。重建行业基础技术与共性技术公共研发体系。

———加快推进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培育经济实用型的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技术提供商和工程服务公司。着力支持针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专业技术服务、人才培训、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等服务。

———促进金融业活水流入制造业。建立专门面向制造业的信托公司,发行中长期债券,鼓励其以股权的形式投资于制造业。建立装备制造业的供应链金融基金。扩大制造业订单贷款、应收账款保理业务贷款比重。

———让减税降费落地生根,让市场主体轻装前进。一要及时跟踪评估小微企业、民营经济等重点领域,以及特定行业、特殊环节的落地见效情况,统筹处理好一般性与差异性、结构性与普惠性的关系。及时通过“打补丁”的方式,减少“温差”,确保企业税负只减不增。现有“6+2”减税降费宜全覆盖,以免企业进行由大变小拆分,利用制度差异逆向选择。二要精准发挥制度性激励的作用,最大限度发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政策效应。对于国家认定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技术、新能源等领域的“卡脖子”技术,其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可为400%(法国的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即如此)。扩大对上述技术领域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五免五减半”的范围。对投资上述技术领域的拥有专利技术、核心竞争力的专家个人,减半征收股息红利个人所得税。三要在稳定现有社保费缴费方式的条件下,向增加全国社保费调剂水平、做实缴费基数的目标迈进。推进社保全国统筹需要解决费改税、相对统一征收标准和支付待遇、社保资金集中统一管理使用、精算平衡等相关问题。四要为进一步简并增值税率创造条件。我国制造业增值税13%的税率符合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税率的一般水平,但还没有实现三档并两档的既定改革目标。现代增值税制度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征税范围广、税率档次少、税制简洁。下一步要针对适用9%和6%两档税率予以简并。要充分发挥增值税“中性”特点,尽可能减少对市场运行的干扰,促进竞争中性和市场中性的形成。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制造业 发展 高质量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