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秀风采秀风采

李有毅:掌灯前行

2019年07月02日 09:28 | 作者:韩雪 廉维亮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彩C2019-07-02zx801_P_1_539_531_1116_1226

有谚语说,教育的本质,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灯点亮。

大学毕业后,李有毅出了校门,进的还是校门,一直没离开过。

找李有毅,也得去学校。

6月26日,北京中考最后一天。当天艳阳高照,地面葱郁寂静。

尤其在丰台区益泽路的北京十二中本部校区里,仿佛悄无一人的安静。这里是北京中考考点之一。此时在教室里,中考考生们正凝神答题,老师们正认真监考。

跨过校区大门,一抬眼,能在正对校园大门的电子屏幕上,看到大红喜报的内容———

“热烈祝贺我校理科考生黄子晴同学高考取得721分(裸分711分),吴宇轩同学取得裸分704分的优异成绩。”

尽管不宣传高考,但今年北京市十二中取得好成绩的消息,还是不胫而走。北京家长讶异的目光开始从东城、西城、海淀这些传统教育高地挪开一会儿,转向京西,注目到这所诞于民国、位于丰台的市级重点中学。

超期“服役”

1934年,卢沟桥南永定河东岸龙王庙内,宛平简师成立。是为北京十二中的前身。

仅仅3年后的7月7日,一声枪响,卢沟桥事变,中国全面抗战打响,部分简师学生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期间,被日军轰炸校舍毁坏,简师迁至丰台镇东安街。1949年简师和北平人民一道迎来了古老城市的脱胎换骨,新中国成立那天,全校师生在天安门参加了开国大典。

1951年更名为北京市第十二中学后,在历任校长带领下,学校创办了全国第一所校办工厂,建立了全国第一个中学心理教研室,在全国率先开设形体课、心理课和综合实验课,有人称其为教育界的“小岗村”。

2006年从前任校长手中接过“接力棒”,13年里的每一天,第十任校长李有毅过得并不轻松。因为对守成者而言,既要延续创业期的光荣传统,又不能只走老路。

尤其,近些年随着集团化办学的推进,教学规模一再扩大,昔日的十二中早已经仅非一所学校,加速形成了一校七址、跨越幼小中高四个学段的教育集团。

盘子变大了,李有毅要操心的事就更多了。尤其6月招生、考试季,是学校工作最繁忙的时期。

去的时候,李有毅正忙碌着,一会儿接打电话,一会儿有人来找,这儿怎么安排、那儿如何布置,都得她最后定夺。随着肢体幅度的变化,她胸前的监考证也来回晃动着。

终于安定坐下来,李有毅说起高考佳绩,清晰缓慢地回忆着,“1986年十二中有过这样的好成绩,到现在时隔33年了吧。”交谈间,她一直与对话者进行着眼神交流。眼神里,没有陌生的打量和遥远的审视,仿佛相识已久,正在上她擅长的数学课。

教育难以量化。分数不能说明一切,但总能证明一些。尤其在高考竞技场上,分数的分量不言而喻。

不少北京家长对位于教育“洼地”的丰台开始刮目相看。“洼地?!”懂行的家长一语道破:“那可是十二中哎!”

北京十二中相当于丰台区基础教育的“好学生”。论分,一直位列北京中学教育的第一梯队;论素质,每个学生都掌握一项体育运动技能,参加一个学校社团;论荣誉,它几乎囊括了北京市示范高中在科技、体育、艺术、心理、社会实践等方面的所有荣誉和高端项目。

有实力,却低调,是学校的风格,也是第十任校长李有毅的气质。花式朴素的短卷发下,安静面孔上不见脂粉痕迹。深蓝色短袖外套的领口处,露出的一截黄绿碎花领子,是这位正高级教师、北京市杰出校长全身上下最打眼的装饰了。

高考前,这位64岁的老校长向上级递交了辞呈。已经超期“服役”9年的她打定了主意,不论高考考得好不好。一早选择这个时机申请退休,也因为有一层顾虑:“万一考好了,不放我了怎么办?”

拼命

第一次遭到明确反对,是在李有毅刚当副校长时。

1999年,带完了一届的高中班,李有毅被提拔为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一次会上,她对全体教职员工提出了“工作第一、家庭第二、身体第三”的要求,当时底下一片哗然,反对声不断。

李有毅折中地换成了“工作家庭生活三个第一”的提法。作为数学老师,她也承认,“三个第一的提法其实并不符合逻辑。”

刚当副校长时,姐姐几乎天天给李有毅打电话:“有毅,我们不赞成你当校长,你是搞业务的。当时你调到北京的时候,父亲认为你能搞业务,否则都舍不得你走……”

李有毅不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她的丈夫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博士毕业后留在了北京。为了解决长达7年的夫妻两地分居问题,41岁她才从安徽芜湖调入北京。

那时,李有毅是芜湖市重点中学十二中的数学老师,从教已有14年,还是最年轻的芜湖市政协常委。

调入北京前,李有毅被芜湖市委组织部长找去谈话,告知她已是芜湖市教委副主任的后备人选。

是在家乡继续奋斗,还是到北京重新开始?经过家人“表决”,李有毅决定:去北京当一名普通老师,以业务立本,肯定能站稳脚跟。

在北京十二中的一节试讲课上,学生们被李有毅的南方口音逗笑了一片,但结束时的掌声热烈。李有毅信心十足地告诉丈夫:十二中肯定要自己。“课讲得成功不成功,我还是能感觉出来的。”第二天,录用通知电话就追来了。

自此,李有毅住进了北京十二中的六人集体宿舍,带高一普通班的数学课。

教得好不好,学生最清楚。第一年学生无记名投票评价老师教学,李有毅排在全校第三。高三时,李有毅带的普通班的数学成绩远高于丰台区平均成绩,全校震惊了。

“很累,累到什么样?从没有晚上12点前睡过觉,每天晚上都要备课。”因为家远,她干脆在学校集体宿舍住了6年。

十二中有“师带徒”的教学传统。周瑾是李有毅带过的徒弟。一次,李有毅腰椎间盘突出起不来床,周瑾去宿舍给她送饭。推门进去,只见儿子跟着李有毅待在宿舍里,电饭煲搁在地上,屋子里一片凌乱。“就这她都不回家,戴着腰带还工作呢。”

刚参加工作时,李有毅的父亲要求她每天提前半个小时到单位打扫。工作上,他不允许女儿有任何的不努力。父亲以工作为重的观念,深深影响了女儿。

父亲的叮嘱实现了,“一定在业务上站住脚!”2005年李有毅被评为“北京市特级教师”。从外地到北京评上特级的,有人说,李有毅你是头一个吧。

成为教学副校长后,李有毅还在教学一线摸爬。同时,她负责学校对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规划实施工作,带着十二中向前跨越。

拼不拼命是个人的事,如何带好队伍是带队者的责任,一些细节往往考验着智慧。

“教职工的子女在校园里跑,父母能安心工作吗?”堵不如疏,为了解决教职工的后顾之忧,李有毅对放学后的教职工子女进行统一管理,由工会专门安排一位老师对这些放学的孩子们进行辅导。“我希望在学校里,人人都是工作状态。”

得罪人

“我们就是这么过来的,有什么不好嘛。家庭幸福,孩子表现也是不错的,都行嘛。”再严厉的母亲也有慈爱一面。说起儿子,李有毅一脸柔情,“因为管得少,他更加自立自主,工作上的事都是他自己操心,我没怎么管。”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认同李有毅这种工作起来不要家的风格。

2006年李有毅刚上任校长之初,学校里有偿家教成风。甚至有人说,“工资算什么,带家教是多少倍的钱呢。”

在学校会议上,李有毅对有偿家教表明零容忍态度后,没有人吭声响应。大家怕在会上支持了校长,传出去会被孤立。

李有毅就干脆到学生宿舍、教师办公室、教师休息室,一个个地查。

一天晚上8点多,李有毅带着副校长去地下一层专供教师午休的休息室巡查。漆黑一片的楼道里,一点光从门缝里漏出来,还有轻微的声音。

他们放轻了脚步走过去,“哪一位在里面啊?”

一听李有毅的声音,门是怎么都敲不开了。

她就硬等在门口。半个小时后,门开了,里面的人出来后不服气地跟她辩:“我们不像你,你不要家我们还要家,我们要挣钱。”

“你要是拿这个作为你挣钱的方式,就失去了你作为教师的职业道德。”

当时,北京还没对校园里的有偿家教下达禁令。学校相关的制度也并不健全。李有毅不在全校大会上讲,而是一个一个地去说,留足了面子的老师尤其服气。

一根筋不如两头堵。李有毅同时狠抓课堂教学管理,把老师的精力引到课堂上。

“名师出高徒是永远的真理。”李有毅有深刻的教学体会:我们一直倡导培养学生的能力,如果老师自身能力都不行,怎么培养学生呢?她不断鼓励老师参加比赛、评选,不是争名逐利,是鼓励老师们提升基本功,争当优秀。

最令李有毅引以为傲的,“十二中自己培养出来的特级教师数量是(北京市的中学)最多的之一。”

来十二中挂职的老师、跟岗的校长一般会待上三个月到半年,临走时会很感慨:“你们学校老师的状态是真好,连走带跑的,不是抱着卷子,就是在跟学生聊天。到了办公室,一个个备课、看资料。”

“我不能讲一个抱怨的都没有,哪个单位都有层次不同的。”李有毅举了个最近的例子,有个特级教师找到她想参评正高职称。“我直接讲不行。看似你写的文章特别多,但功夫没下到位。你的工作态度不是我满意的。”一直讲到了晚上8点多,“慢慢跟她讲呗。”

老师抓学生,李有毅抓老师,寒暑假学生放假了,老师的培训和考试刚刚开始。“我带头背,我老太太都能背,你们都能背下来。”李有毅当然知道,“这么干肯定得罪人啊。”

白糖溶于水

周瑾是高三2班的班主任,黄子晴和吴宇轩就在她班上。高三这个特殊时期里,班主任的陪伴对学生相当是一颗定心丸。早7点半到晚10点,周瑾都待在学校里,晨检、早读、课间操、午检、答疑……今年她不巧得了带状疱疹,疼得不行也不放心离开。“你再不走就是传染我们了。”在“威逼”下,她休息了半天去了趟医院,又折回了学校。

高考后,有专家给李有毅发来祝贺短信:“你们(对学生)的‘加工’能力真强啊!”李有毅承认了这一点,“加工能力强是我们老师敬业啊。”

德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李有毅比喻说,“就像白糖溶入水中,你看不到它,但糖已经改变了水的性质。”高中三年,学生与老师们零距离接触,身上必然会有老师的影子,学生的情感、智慧与老师的教育融合在一起。

周瑾对自己相处了一年的高三2班的孩子们这样断言:“他们之间,既是高考竞争对手,又会是一生的好朋友。”

“这些孩子特别爱问问题,一般来说,好学生容易自私。他们不会,一个人问,其他小伙伴都凑过来一起听。我表扬了谁的思路好,其他人会为她鼓掌。”

高三这一年,吴宇轩一直是年级第一,黄子晴始终第二。“就在最后的高考,吴宇轩的成绩波动到了全市第八,她知道成绩后,第一个祝贺了黄子晴。”常年带高三的周瑾老师注意到,每年“二模”前后就进入自主学习阶段,这时学生的精神压力几乎到达峰值,一个个两眼发直的。“老师能做的就是陪伴。”

看到办公室有几个女老师订花,周瑾灵机一动,在讲台上摆了一束紫红色的雏菊。“我希望你们顽强地绽放,和花比一比,看一看,谁坚持到最后。”

十二中不提倡死读书,读死书,学生的兴趣发展空间非常大。学校有好些个金牌社团,每个学生都要参加社团活动,科技、艺术、体育、心理、社会实践等五大教育在学校里都有广泛普及和高端成绩。

“除了班主任,其他老师都要根据特长申报在学校的第二任务。”李有毅说今年高考后是最开心的一年。“我的三个梦想,市长奖、奥赛五科拿奖,这些都实现了,再就是高考,现在第一名也有了。”

即使面临高考压力,班级生日会、班级诗词大会、毕业学长交流、看电影、爬长城、游览798艺术区等活动,都是在繁忙的高三开展的。

这符合李有毅一直倡导的,“比起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周瑾教数学,对此也深有体会:“现在用刷题套路,做北京高考题根本不行,题出得非常灵活,整体理念是想得多,算得少。”

2016年12月,世界知名数学家、数学菲尔兹奖第一位华人获得者丘成桐在人大科学大讲堂演讲“科学与历史”。人大特地将地点选在了一间大阶梯教室里,就这样,数学爱好者也早早挤满了教室。

李有毅也在其中。61岁的她就在教室过道里,站着听了一个半小时。完了,她罕见地发了一条朋友圈,“那也觉得值!”

浇水的人

初来丰台,李有毅就被组织“盯”上了,从那时到现在,她一直是丰台区连续四届人大代表,后来成为北京市两届人大代表。2018年,成为全国政协委员,此前她曾是十届北京市政协委员。

上全国两会前,李有毅也像做教案似的备了个“课”。她在研究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名单时发现,来自基础教育领域的人数比上一届增加不少。“人多声强”,人的比例在增加,话的分量就会增强。

对加强中小学生人格教育的呼吁,是李有毅今年在全国两会上的发声之一。在十二中,李有毅将人格教育内化在教学的各个过程中。

一个胆子大的学生跟李有毅反映:学校要求我们见到老师打招呼,但有的老师就好像没听到一样。

后来,李有毅在国旗下的讲话中,首先感谢了这个学生和反映的问题,赞扬学生应当有平等正义的信念。然后她又代表老师们向学生们道歉。最后,作为校长对老师们的言行提出了具体要求。

就这么一件小事,“在家长群里反响挺大的。”这让李有毅有些没想到。

北京十二中钱学森学校的创立,也是靠着一帮拼搏的老师打出了品牌。“校长周一到周五全部住校,真是拼了命在做。”

尽管现在是校领导,李有毅也不爱主动接触领导。那会儿,在丰台区人大参会,经常会一散,就见李有毅拎着包快速往出走。“一直给高三上数学课,没有那么多精力。”

不功利,和有追求之间,并不矛盾。“追求不是为了名和利,才会成长得很快,而且经久不衰。”李有毅就是按照这个道理成长的。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教师是给花朵浇水的人。

“我的化学老师是清华大学的助教,数学老师是大学数学系副主任,外语老师来任教前差点留在了外交部,口语棒极啦!”“文革”中,正在上中学的李有毅得益于这些“大咖”老师们的教授,打下了坚牢的基础。

在家里,李有毅相邻的三个姐妹不需要父母督促,互相之间比着学。而父亲每星期带着李有毅去逛新华书店的习惯,也培养了她读书的习惯和学习的兴趣。1977年恢复高考时,李有毅考入了安徽师范大学数学系。

今天去看,“用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是基础教育前行的曙光。

十二中的楼道上,布满了各类“校长奖学金”获得者的简介。李有毅就任校长后,拿出了她个人的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正高级教师和特级教师津贴以及所获奖金等,从2010年起设立了“校长奖学金”,鼓励优秀学生拔尖领跑,为学生树立身边的榜样。现在,已经评选了9届活动,有43个团体和119人获得奖学金。

教师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担任的,这是一门专业的职业。“但每一个人都要接受教育,教育可以影响人的一生。”李有毅非常认同任正非对基础教育的看法———今天的孩子,就是二三十年后冲锋的博士、硕士、专家、技师、技工、现代农民,代表社会为人类去作出贡献。

是的,哪个时代,都需要这么一批掌灯者,以自己做芯,燃烧信念、责任和爱,照亮人类前途。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学生 学校 李有毅 全国政协委员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