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政协协商

农村文化供给:从"送"到"种",从"挖"到"传"

2019年07月24日 11:10 | 作者:包松娅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农村文化供给:从“送”到“种”,从“挖”到“传”

本报记者;包松娅

23日,全国政协“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专题协商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民族画院院长王林旭谈起了自己的一段经历:一次在赫哲族调研,他发现了当地一种非常悠久的特有民族艺术形式——鱼皮画,不仅赫哲族群众熟悉喜爱,还非常有艺术价值。

“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原来是送文化,现在我们要‘种文化’,因为广大乡村土地上本身就孕育着非常有感染力的文化艺术形式,这些从土地上生长出来的原汁原味的文化产品,正是地方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王林旭说,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地方群众增强这种文化记忆,鼓励传承创新。

多年参加农村文化服务和文化扶贫活动,出身农村的王林旭对农村文化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在他多年的帮助下,当地政府开始重视并推动当地鱼皮画产业发展。近几年,鱼皮画市场价值翻了10倍,地方群众弘扬传承创新文化的积极性更加高涨。

毋庸置疑,王林旭所参与的是一个成功案例。但在调研中,委员们发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一大难题恰是“供需错位”,即当前供给的文化产品往往不是农民想要的,把手段当成了目的。

那到底什么样的农村文化,才能让农民发自内心的欢迎?

曾参加全国政协“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专题调研组调研的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河东区副区长丁梅特别留意到这个问题,她的感受和王林旭是一样的,“在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农村地区积累了很多宝贵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资源,拥有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和家风故事等,这些生于斯长于斯的文化,才最符合老百姓的胃口。”丁梅认为,要加大对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挖掘力度,引入专业力量对传统剧目和艺术形式进行打磨提升,让这些充满泥土气息的乡土文化成为农村文化服务供给的源头活水。

心有感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邰丽华通过手语表达心声:去年冬天她去河北南皮县车官屯小学进行交流演出,欣赏了同学们表演的国际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皮落子”,被有着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歌舞深深吸引。邰丽华认为,对农村优秀文化的挖掘传承,是一场“接力赛”。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五福小镇文化服务管理站副站长易奎香,来自基层熟悉基层,但对这场“接力赛”的现状并不乐观:“我们当地一个叫底西的苗族村寨,自古流传着优美的口弦琴,而目前只有3个老人会吹奏,现在乡村非遗传承人年龄老化、断层严重,培养非遗文化传承人迫在眉睫。”

在协商会现场,全国政协专题调研组成员谈到湖北省松滋市土家族乡卸甲坪大山中一位80多岁的传承人,印象依旧深刻。

这位颇具盛名的山歌传承人土家族歌王宁远俊,60多年来,凭借一把二胡、一支笔、一个笔记本,跋山涉水,徒步两万多里,走遍湘鄂周边几百个村镇,搜集、整理、记录、传唱当地古老山歌,迄今为止已经收集整理了一万多首,成为群众心中文化传承传播的使者。

年事已高的宁远俊内心焦灼,他把自己的女儿叫回来继承他的公益事业,还每周一、三走进当地的明德小学,每周二、四走进中学,义务为中小学生普及“双镲锣鼓”“莲香”“舞狮舞龙”“山歌”等民族文化遗产。目前,已有一百多名学生学会了“双镲锣鼓”等技艺。

“为了传承这些文化遗产,我在乡里和村里曾经办了80多个培训班,但这些年轻人不久就离开了家乡进城务工,根本留不住。”宁远俊说,山歌没有人唱,锣鼓没有人敲,这些文化就会消失,所以我愿意走进学校,在孩子们心里种下一粒“种子”。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母体和根基在农村。“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不仅要重视‘送文化’、‘种文化’,还要下功夫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融入社会主义文化新内涵,生生不息,一代一代持续传下去,农村公共文化才能找到自己的特色。”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王儒林如此解读农村文化供给。

编辑:曾珂

关键词:农村文化供给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