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收藏鉴宝头条收藏鉴宝头条

来自7300年前的“神秘微笑”

2019年07月25日 14:11 | 作者:付裕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2019年夏,安徽省蚌埠市博物馆新馆展厅进行了一次特别的装修调整。一件国家一级文物被移到新的展厅当中,迎接观众的到来。

这件文物,就是出土于安徽省蚌埠市双墩遗址的新石器时代陶塑雕题纹面人头像,距今7300年。

为一件文物设一个展厅,在全国的博物馆系统内,都不常见。也正是为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蚌埠市人民政府在展厅调整之前,召开“淮河流域古代文明研究———蚌埠双墩陶塑人头像与史前雕塑学术研讨会”,围绕蚌埠双墩陶塑人头像研究、双墩文化及淮河流域史前文化、双墩文化与相关区域考古学对比研究、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双墩陶塑人面像

双墩陶塑人面像

双墩之“谜”

1985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蚌埠市博物馆的考古工作人员在距离蚌埠市中心不远的淮上区小蚌埠镇双墩村境内,发现了一片人迹罕至的“灰沟”。

所谓“灰沟”,就是乱坟岗、垃圾场,与当地流传已久的各种神秘传说结合起来,总让人感觉到毛骨悚然。村民们都不愿意到附近去干活儿,甚至连走路,都要绕开几里。

职业习惯让考古人员感到应当一探究竟。于是,自1986年第一次发掘以来,双墩遗址就牢牢地吸引着考古学界的注意力。

“第一次发掘之前,双墩遗址的地表上面,因为受到当地人们历代葬坟、耕种、取土、整平等人为活动的破坏,散落有大量的陶器、蚌器、骨器等。很明显,其对于淮河流域文明的形成、发展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考古遗址。”安徽省蚌埠市政协委员、文物管理局副局长赵兰会对本报记者说:“此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根据1986年的发掘情况,对双墩遗址进行实地考古调查,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1991年春和1992年秋为配合国家重点科研课题‘苏鲁豫皖先秦考古’进行了两次发掘,3次共发掘总面积约375平方米。”

“双墩遗址坐落在双墩村北侧的台地上,中心面积约1.2万平方米。出土大量陶片、残陶器,还有一定数量的石器、石料、骨角器、蚌器等,以及对这些器物进行加工、制作、装饰的工具和坯料以及陶塑艺术品等文化遗物。其中一些陶片上还有着大量的刻画符号。”安徽省蚌埠市博物馆馆长季永介绍说:“双墩遗址自第一次发掘以来,已经过去30余年的时间,在此期间,考古人员从未停止过对双墩遗址的考古发掘、整理和研究。这些珍贵遗存的发现,已经成为认识淮河流域原始文化发展的切入点。”

淮河,与长江、黄河、济水齐名,是古代“四渎”之一。由于其处于特殊的自然地理位置,淮河流域水资源丰富充沛,气候温暖湿润,植被物产丰富,与南北地区交流频繁,自古就有原始人类生存的痕迹。

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曾说:“淮河流域的古文化渊源、特征以及其发展道路的诸多问题……在中国考古学当中,确实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考古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始终围绕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对于淮河流域的史前文化认识不够深入。”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国祥介绍说:“淮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虽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起步,但在随后的40多年间一度进展缓慢。直到20世纪70年代薛家岗遗址、侯家寨遗址的发掘,以及1986年双墩遗址的发掘之后,建立了安徽地区考古学年代框架,为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谱系研究提供了珍贵且重要的新材料,也使得淮河流域的考古研究工作进入到蓬勃发展的新阶段。”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淮河中下游地区的史前考古所取得的新进展,为重新审视和研究中国史前文明提供了基础。南京博物院研究员林留根表示:“淮河中下游地区的史前文化在自然环境方面处于南北气候的分界带,在人文环境方面,也处于东西南北诸文化的交汇处,其文化发展内在原则具有特别的创造性,具有鲜明的‘淮系文化’特质,具有学术研究的必要性。”

“双墩遗址出土文化遗物的年代特征与碳14年代测定数据基本吻合,距今约7300年左右。可以说,双墩遗址是目前安徽省和淮河中游地区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阚绪杭教授表示:“地处淮河中游地区的双墩文化,无疑是淮河流域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双墩遗址出土的大量陶器,以红褐色夹蚌末陶为主,其次为外红内黑夹碳陶,少量夹碳黑陶和夹云母末的灰陶等。”季永表示:“其中,最令人兴奋且关注的,就是一件陶塑雕题纹面人头像,以及与之一同出现的600余件内涵丰富、结构复杂、不明含义的刻画符号。”

这是7300年前的祖先,留给我们的谜。

编辑:杨岚

1 2

关键词:双墩 陶塑 文化 遗址 人头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