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图说新闻 图说新闻

“荒茅”变“花茂” 百姓致富笑

2019年07月31日 16:00 |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分享到: 

klop

图为母先才正在做陶

从“荒茅田”到“花茂村”,不仅是名字的改变,更是产业的发展、村貌的蜕变、百姓的致富。

曾经的贫困荒芜之地,统筹推进精准扶贫,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推进农旅文一体化。外出务工人数由过去的2000多人减少至400余人,人均年收入由2012年的6478元增加到2018年的17456元。乡愁浓了、钱包鼓了、百姓笑了。

花茂村村主任彭龙芬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过去贫困,主要是缺少产业。近年来,花茂村积极探索“农旅文一体化”发展模式,实现了红色文化、田园风光、陶艺文化与产业发展的有机融合,昔日的穷僻山村变成了旅游景区,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母先才的陶艺馆就位于花茂村打造的陶艺一条街上。“以前村里都是做陶的,差不多70%的村民都会做,都在做。”母先才这样形容曾经村里的陶艺情况,“但是因为做的都是日常用的大陶罐,利润薄,在外面陶产业的冲击下,渐渐地越来越少人做了。”

现在,母先才是花茂村唯一还在做陶的人。他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他家中四代做陶,他自己也已经做了38年的陶。

不过,如今的母先才,已不再是当初做着利润微薄的大陶罐的普通陶匠,而是经营着集售卖、体验、餐饮、住宿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旅游陶艺馆。

013年,由于陶罐的成本高利润低,在政府多方面的劝导与帮助下,母先才狠下心来,将仅有60平方米的陶艺作坊扩建为现在三四百平方米的陶艺馆。当时负债80万元的母先才几乎睡不着觉。如今,搭着花茂村乡村旅游发展的快车,母先才不仅还清欠款,陶艺馆的生意更是蒸蒸日上,在旺季,一天就能接待上千人,年收入比过去翻了近10倍。当然,这样的转变,离不开花茂村整体的发展。

一是水。过去母先才做陶时,和泥要用一二十挑水,只能靠人力一趟趟挑运。如今通进家里的自来水大大方便了这一过程。

二是电。“以前电不好,到了晚上,照明用的灯都不亮,电窑根本用不了。”母先才介绍道,“现在换上电窑,不仅能保护我们的青山绿水,烧出来的陶成功率和品质也都好得多。”

三是路。以前交通不便利时,每次把做好的陶罐运出去卖,路上因为颠簸总要坏掉几个。现如今花茂村串户路硬化率达98%,不仅不用担心向外运输,同时还输送了大量的游客资源进村。

此外,新改建的1000余栋黔北民居、300余盏太阳能路灯、4个人工湿地生态污水处理池、2500余亩绿化树木,8.8公里生态景观河道,这些村容村貌的改变,都切切实实为花茂村文旅发展添柴加薪。

如今的“花茂村”早已没有了“荒茅”的影子。2018年接待游客140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7亿元。成立遵义绿动九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集中打造枫香镇枫元—土坝—花茂沿线1500亩高标准绿色蔬菜生产示范基地。美丽自然的风景、络绎不绝的游客、蓬勃发展的产业,花茂村实现了由内而外的蜕变。

【编辑点评:水电路一通百通,切切实实为花茂村文旅发展添柴加薪。于是,花茂不再荒茅。】

关键词:“荒茅”变“花茂” 百姓致富笑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