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新格局!区域医疗中心试点起航

2019年08月14日 08:44 | 作者:王天奡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彩C2019-08-14zx501_P_1_465_554_1599_1205


近日,《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这是继今年1月2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实施方案》,以及2017年2月6日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十三五”国家医学中心及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规划》以来,有关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最具行动力的一次政策方案。

有关专家表示,区域医疗中心试点建设正式实施,预示着中国庞大的医疗服务体系从“自由发展”阶段进入了“国家设计”阶段,医疗资源将按照全国统一布局的思路发展,“全国病人上协和”的局面将彻底改变。

试点启动

首个区域医疗中心现身上海黄浦

在最新通过的《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中显示,开展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主要任务是在北京、上海等医疗资源富集地区遴选若干优质医疗机构,通过建设分中心、分支机构,促进医师多点执业等多种方式,在患者流出多、医疗资源相对薄弱地区建设区域医疗中心,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推动优质医疗资源集团化发展,更好满足群众医疗服务需求。

实际上,早在该《方案》通过之前,6月30日,上海就已宣布试点启动建设首个区域医疗中心———黄浦区域医疗中心,它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牵头,整合市、区二级医疗机构资源,旨在探索中心城区分级诊疗、梯度科学就医模式。

作为全国知名三甲综合医院,地处黄浦区的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年门诊量高达440多万人次,居全市第一,常年人满为患,患者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院区周边交通时常拥堵。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院长吴皓介绍,试点中心将在新建成立、并于去年底全面启用的市九医院黄浦分院的基础上,将对区域内不同级别医疗机构进行“三横三纵”新服务体系建设,形成以“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市九医院黄浦分院—五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三横,以医生、疾病、信息为“三纵”的区域医疗服务框架,融通区域内医疗资源,为区域内群众提供便捷、优质、价廉、连续的医疗服务。

吴皓提到的上海市第九医院黄浦分院是由原黄浦区中心医院、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黄浦区传染病院、黄浦区妇幼保健院“撤四建一”整合迁建而成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核定床位数600张,日门诊量约4000至4500人次。在区域医疗中心挂牌启动的同时,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口腔颌面头颈肿瘤专家张志愿教授工作室,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康复诊治中心以及血管病诊治分中心等,同时挂牌成立。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在同期举行的“长三角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探索与实践论坛”上表示,上海三级医院要充分利用建设紧密型区域医疗中心的契机,打造长三角区域优质医疗资源高地,在为区域内居民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同时,赋能长三角医疗一体化建设。

期待推广

鹤城8年建成区域医疗新地标

值得期待的是,除了《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中提到的北京、上海等地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外,早于2017年发布的《“十三五”国家医学中心及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规划》中明确提出,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将设置建设1个综合类别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原则上,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6个区域分别设置专科类别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这一方案可以说是对2016年12月印发《“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中“依托现有资源,合理规划与设置国家医学中心及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要求的具体落实。

记者就此走访了远在东北黑龙江,筹备建设8年的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该院作为全国第三批、全省首批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全国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医院,在新鹤城翩然建起一座总投资约18.5亿元的医疗地标。

今年6月,该院现代化的医院南院区刚刚进行试运行。约23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划分为基本医疗区、医疗养护及社会服务项目区。亮丽的门诊大厅、怡人的喷泉造景、往来穿梭的自动传送箱、胶囊式候诊休息舱、霸气的直升机停机坪……随处映入眼帘的便捷设施与“黑科技”,和传统意义上的“医院”形象完全不同。

“这些都是我们着力打造‘智慧医院’的细节设计。要积极发挥现代区域医疗中心的引领作用,我们还有‘真功夫’。”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陈宏带领记者“打开式”参观了这座未来的区域医疗中心———开放床位2200余张,规模庞大、实力雄厚的影像技术及检验诊断平台;国内最先进设备、聚焦国际最前沿技术的PET-CT医学系统;黑龙江省西北部地区首家集多种现代康复疗法于一体的综合性康复诊疗专科医院;处于中国医药领域行业领先地位的药品超市;国内先进、流程完善的航空急救系统与智能化、科技化的物流传输系统等配套设施……作为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医疗协作等方面的“软实力”也不容小觑。

目前,医院运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远程会诊功能,通过医联体建设通讯网络,覆盖8县3区近100余家医疗机构,向上与国内外名院、名医建立协作关系,向下实行“四级联动”工作模式,县域基层百姓在当地就能得到疑难病会诊服务。

尽管尚在试运行期间,6月22日,已有一位内蒙古急诊患者首次体验了该院的立体航空救援网络服务。骨科病研究中心骨科三病区副主任医师冯磊介绍,当天上午他接到海拉尔某医院电话称,一名工作人员在执行任务时,突遇手外伤。但因该人员执业地点十分偏僻,交通极其不便,需要用直升机运送至能够实施此类手术且抢救条件更好的医院进行救治。

初步了解情况后,齐齐哈尔医院医务部积极响应,启动应急预案。12点43分,载有受伤患者的直升机成功飞抵该院南院停机坪。两辆急救车迅速“迎驾”,陆空精准联动。12点45分,患者在急救车上进行了简单包扎后,被转运至急诊大厅进行系统治疗。短短几十分钟,手术完满成功。

此次救治,创造了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跨省急救的奇迹,进一步推动了地区立体医疗急救体系完善和急救能力水平的提升。事后,陈宏告诉记者:“本次成功转运,为今后更多急危重症患者顺利实施救治,打通‘空中绿色生命通道’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规范危重病人的航空转运打下了坚实基础,更加坚定了我们建设区域医疗中心、服务的信心。齐齐哈尔第一医院一定能为国家建设区域医疗中心作出贡献。”


编辑:刘畅

关键词:区域医疗中心 试点 医改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