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清代沉船文物归国 “泰兴号”190余件瓷器入藏国博

2019年08月14日 14:59 | 来源:光明网
分享到: 

去年底,10万余件“泰兴号”清代沉船出水瓷器归国,曾一度引发各界关注。13日上午,40余类、190余件回购瓷器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泰兴号”商船长约60米,宽约10米,重1000多吨,1822年(道光二年)1月从厦门港出发,目的地为古称爪哇的印尼。由于海上大风导致船只偏离航线触礁沉没,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难之一。

清代沉船文物归国 “泰兴号”190余件瓷器入藏国博

“泰兴号”190余件瓷器入藏国博(李政葳/摄)

据了解,该沉船船货以清中晚期民窑瓷器为主,兼有少量紫砂陶器、石器、金属器等。20世纪90年代,沉船被国外商业团队打捞,出水文物在国际市场拍卖出售。

2018年,泮庐集团从海外购回10万余件沉船出水瓷器,并将其中的40余类、共190余件瓷器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这些瓷器多为19世纪初期福建省闽南地区所产,以青花瓷为主,兼有少量白釉瓷、褐釉瓷、红绿彩瓷等。

清代沉船文物归国 “泰兴号”190余件瓷器入藏国博

“泰兴号”190余件瓷器入藏国博(李政葳/摄)

泮庐集团方面表示,此次向国博捐赠“泰兴号”沉船瓷器,希望发扬中国当代企业家精神,助力海外流失文物归国返乡;也希望通过对这些文物的收藏、回赠国家,纪念中国古代先民不畏海路艰辛,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民族精神。

水下沉船文物资料,作为代表中国古代海洋史的优秀传统文化物证,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藏品体系之一。此次收藏“泰兴号”沉船文物,对研究19世纪中国对外海洋贸易情况、外销产品结构、海上丝绸之路航线、闽南瓷窑业技术等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编辑:杨岚

关键词:瓷器 沉船 泰兴号 文物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