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中国通号打造高铁强大“中枢系统”

2019年09月03日 07:21 |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科创板的确是沃土,但有了这块沃土能长出什么苗,取决于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及是否能满足市场需求。

中国通号董事长周志亮。新京报记者 彭子洋 摄

成功登陆科创板的企业都有各自的特色,而中国通号的特殊之处在于,众多看似矛盾的特质在它身上得以统一。

诞生于共和国成立初期,见证了中国铁路沧桑巨变的中国通号已近花甲之年。换个角度看,2015年登陆港股,又在今年7月作为首批登陆科创板的企业,它在资本市场青春正盛。

身为央企,董事长周志亮多次强调要“稳”,努力成为科创板的稳定力量是中国通号的责任;另一方面,中国通号既是在科创板“尝鲜”的首个央企,也是首个A+H股公司,它足够“新”。

是什么构建出了现在的中国通号?

技术从跟随到引领,秘诀是“第二梯队”边学边研发

高铁列控系统作为高铁的“大脑和中枢神经”,负责高铁的调度与运行,是中国高铁三大核心技术之一。中国通号自主研发的高铁列控系统(CTCS-3)也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从“跟随”实现了“引领”。

目前,中国通号的高铁列控技术为我国13.1万公里铁路、3万公里高铁提供技术支持,已完成京沪高铁达速350公里技术保障和京津城际列控系统改造工作。“国外高铁运行时速一般不到300公里,中国通号在保障安全性的前提下,让高铁运营更加快速、更加高效。”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志亮8月份表示。

十年前,高铁列控技术还被极少数跨国公司垄断。入职中国通号十年,已是研究设计院集团基础装备研究所总工程师的刘贞“揭秘”,“外界一直以为我们是先引进,再学习,然后再研发自主产品。而实际上,这个过程是同步的。引进国外技术的第一天,中国通号就已经准备好了自主研发的第二梯队,学习技术的同时进行创新研发,打造属于中国通号的自主化产品”。

在中国通号技术升级的同时,其他公司也在迭代技术,怎么跑得比别人快?周志亮表示,技术升级依赖于运行阶段的暴露问题、解决问题。目前,中国的高铁已经占全世界总量的70%左右,运行公里数、应用场景丰富度上自然超过国外公司,解决的问题、积累的经验就更多。

“4年前,跟了两轮国外公司的技术升级后,通过第三方测评数据,我们就发现中国通号的产品在各项指标上已经超越了我们的师傅。”刘贞说。

发展到现在,依托30000多公里高速铁路控制系统的建设和运营经验,中国通号积累了全球领先的44000个高铁专属测试案例库,超过国外跨国企业案例库总和,标志着我国解决高铁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世界领先。

“没有技术创新怎么能上科创板呢?”周志亮说。

73天从申报到拿到批文,上市办买了一批行军床

回忆申报科创板的过程,中国通号董事会秘书、总会计师胡少峰给记者展示了他办公室角落的四个麻袋,“这里面装的材料都是上市用的”。

另一个细节是,在今年2月28日召开的中国通号科创板申报启动大会上,董事长周志亮宣布,希望让中国通号成为首批上市企业。几位员工对记者表示,“当时心里想的是,上港股还花了1年,现在时间这么短,能行吗?”

想要赶上首批,一切动作就要快。

中国通号迅速成立了上市办,设置5个小组,包括业务组、财务组、综合组、宣传组、法律组,负责相应事务。“上市办成立后,我们买了一批行军床,上市办的同事经常忙得要睡在办公室。”胡少峰说。从宣布申报到完成招股书初稿,中国通号只用了一个月。

之后的问询阶段,更具挑战性。胡少峰回忆当时觉得“每个问题都不好回答,上交所提问的问题都相当有针对性,这也是25家首批科创板上市公司的共同体会”。收到问题的第一时间,上市办就要线上开会,各个小组领回相应领域的问题,拿不准的再统一讨论。

“前两次问询问题的数目都很多,我们只有几天的准备时间,但是我们要给出几百页纸的回答。”胡少峰说。

在中国通号收到的累计二百多个问询题目中,近一半是关于财务问题。“顺利通过问询的关键是提供有说服力的支撑依据,比如问题是应收账款账龄长,那我们就要列出表格挑出哪些长、说明为什么长。”中国通号财务部副部长张世虎说。

冲刺到上会阶段,董事长回答上市委的过程犹如大学生毕业论文答辩。“我们还跟周董进行模拟答辩,给他准备了30个问题。对这些问题及回答,董事长都逐字逐句审阅,最后被问到的3个问题基本在我们的准备范围内。”胡少峰回忆。

最终,中国通号拿到批文,仅用了73天,创造了“高铁速度”。“董事长经常晚上十二点多给我们拿方便面火腿肠,到办公室看望、鼓励我们,这种经历感觉这辈子都忘不掉。”张世虎说。

安全和创新共同组成了中国通号

这家历史悠久,又能保持活力的公司,在员工眼中是什么样的?

“这是一个技术单位,知识分子能感到获得足够的重视。”中国通号法律合规部部长陈世奎表示。

“我是70后,是我拉高了中国通号研究设计院员工的平均年龄。”中国通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总会计师、总法律顾问刘局笑称。作为承担中国通号核心技术研发责任的企业之一,研究院团队大部分研究人员都是三十岁左右,中高层也多是“80后”。

“整体的氛围就是有活力,大家又都是年轻的知识分子,交流时很活跃也很民主,基层员工的想法能够很快传到公司管理层,一些创新想法也都会得到充分支持。”刘局说。

“安全和创新就像DNA的两个螺旋,共同组成了中国通号。”刘贞打了个比方。

周志亮 中国高铁举世瞩目,一定要“走出去”

谈回归A股选择科创板

科创板政策包容性强

新京报:H股上市后,出于什么考虑决定登陆科创板?

周志亮:在H股上市是为了满足中国通号国际化的需要,让中国通号在境外融资,有利于中国通号走出去。考虑A+H是因为不同的资本市场资源配置规律不同,两种市场也就给中国通号带来两种资源配置的可能性。

之所以回归A股选择科创板,一是因为科创板的政策好。在我看来科创板政策包容性强,能够最大程度激发企业创新激情,而科创板的规范性又仿照主板,便于企业严格管理。同时,中国通号早在2012年就提出要有自己的品牌、要引领高铁核心技术的发展,这跟科创板的定位很契合。最后,国家政策利好也很吸引我们,例如科技人员通过战略配售可以持股,能够极大地激发大家的积极性。

新京报:上市过程中有什么难忘的事情?

周志亮:审核非常严格。这次科创板上市我们一共经历了5轮问询,其中三轮审核小组问询,两轮上市委员会问询,问题集中在技术先进性、自主性、收入增长点的可持续性以及募集资金投向等,共问了64个大问题,涵盖259个小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非常感谢北京市金融局、丰台区金融办的帮助,多次召开科创板上市问题协调会议,主动问询企业在上市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协调帮助企业解决。国务院国资委、中国证监会和上交所在上市过程中给予了中国通号悉心指导。

谈A+H股机制

H股便于企业国际化,科创板利于提升企业品质

新京报:A+H股机制运行一个月,你现在觉得两个市场有何不同?

周志亮:上了科创板以后回过头再看,认识比之前更深刻。我认为科创板体制创新是特点,科技创新是本质。

从市场角度讲,H股和A股两个市场都是催生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特点不同。H股便于企业国际化,科创板则利于提升企业品质、提升核心员工积极性。在审批上,科创板更关注科技含量,要求企业的产品特点鲜明、体现创新,其他板块可能更多关注业绩。因此,我认为科创板最大的贡献是为国家基础创新、自主创新提供支持。

新京报:你觉得科创板是否是独角兽沃土?

周志亮:科创板的确是沃土,但有了这块沃土能长出什么苗,是长成参天大树,还是长成低矮灌木,取决于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及是否能满足市场需求。

我觉得独角兽的定义很难界定,我认为只要企业规范、科学、有序地发展,具备资格的企业就可以申请去科创板。中国通号此次登陆科创板很重要的收获就是把我们多年的科技成果进行了系统性的总结。

新京报:中国通号在科创板发行价是5.85元,上市后股价目前稳定在10元左右,但在港股价格持续较低,怎么看中国通号目前在两个市场的表现?

周志亮:H股、科创板环境不同,香港整体环境的波动会影响到股价,在科创板的股价表现我认为基本接近企业的实际价值,但是还有提升的余地。

相比于股价,我更关注企业价值的提升,作为管理者,应该把企业价值交给市场来评价,企业健康发展大家一定会给出公正的评价。作为中央企业,要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持续发力是中央企业的责任和担当。

新京报:近三年的研发投入只占到营收的约3.5%,在科创板企业中这一水平较低。未来是否会加大研发投入?

周志亮:虽然整体的数据是3.5%,但是我们的核心企业,比如研究院的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能达到8%以上,并且我们下一步还会再加大投入,让高铁技术保持世界领先,让高铁运行和管控技术更科学、更优化。我们早就有规划,也正在研究过程中。

谈未来发展

寻找新增潜力市场,一定要走出去

新京报:作为巨无霸,如何保持规模化发展?

周志亮:需要寻找新增潜力市场,这跟国家高铁的投资紧密相关。就我的观点,增量市场包括10多万公里既有铁路的改造和提升,比如将原来时速最快仅仅为60公里的铁路,通过技术改造将速度提升到100多公里。

同时,还包括区域性市场不断发展带来的机会,包括长三角、大湾区、京津冀城际铁路的市场,通过技术将铁路公交化,让轨道交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助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新京报:未来海外市场的发展战略是怎么样的?

周志亮:中国高铁在海外市场的影响力是举世瞩目的,我们一定要“走出去”。首先,我们自主研发的技术对欧洲的标准有兼容性,同时我们的核心产品已经获得了欧盟的认证,为“走出去”创造了基本条件。

同时我们本身也是中国铁路走出去联盟的重要成员,先后参与了亚吉铁路、蒙内铁路建设,正在参与印尼雅万高铁、欧洲匈塞铁路和中老铁路(中国段)建设。

我们也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做中国技术输出的主力军和推动者。“走出去”的过程中,我们也将自有技术融合各个国家的特点和需求,进行高铁技术的国际化。

A 这家企业是做什么的?

主营高铁、地铁、中低速磁悬浮等轨道交通的控制系统技术的研发与销售。让轨道交通运营更加安全、更加高效。

B 这家企业的盈利情况如何?

中国通号营业收入、净利润均在科创板上市企业中排名第一。

C 这家公司的客户和股东是谁?

公司控股股东为通号集团,实控人为国资委。大客户为中国铁路总公司。

新京报记者 张姝欣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中国通 科创 创板 高铁 企业

更多

更多